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
退出长者模式
长者浏览模式
新闻发布会
临沂市召开2022年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4月24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2年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周贤平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宋敬华 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近年来,全市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积极培树“商城临沂·知产护航”审判品牌,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169件,为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01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一)加强专利权保护,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依法保护、平等保护原则,鼓励创新、保护创造,强化司法裁判在科技创新成果保护中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审结侵害外观设计专利纠纷案件166件。实现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强度与其技术贡献程度相适应,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二)加强著作权保护,助推文化强市建设。平衡激励创作和文化权益保障,审结著作权纠纷案件1697件。审理涉“光头强”“熊大”“熊二”“喜羊羊”等知名动漫形象著作权权属、侵权案件,鼓励原创、反对剽窃,激发文化创意活力。审结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领域知识产权案件127件,促进新型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健康发展。充分考量权利人合法权益和新冠疫情对服务行业冲击,依法审结中国音像著作权管理协会与20余家KTV著作权侵权纠纷系列案件,合理调整赔偿数额,既彰显裁判力度,也体现司法温度。

(三)加强商标权保护,推动品牌强市建设。重拳惩治商标攀附、仿冒搭车、恶意抢注等行为,审结商标案件1883件,促进品牌培育和行业良性发展。审理TCL实业公司与广智家电、善和酒业等商标权纠纷等案件,加大地方知名商业品牌司法保护力度。立足全市电商发展实际,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结合涉案商标知名度准确认定新类型侵权,有效遏制电商平台侵权多发、高发态势,助力电商品牌发展壮大。

(四)加强公平竞争保护,维护法治化市场秩序。严格贯彻反不正当竞争法,审结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25件,依法惩处违背诚信原则、商业道德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行为。依法打击自媒体商业诋毁行为,审理涉“九眼泉”公司商业诋毁纠纷案,判令被告赔偿损失并刊登声明消除影响,规范网络时代企业商誉司法保护。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坚持强制执行与释法析理相结合,最大限度引导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裁判。去年进入执行程序的知识产权案件104件,执结99件,执结率95%,打通当事人维权“最后一公里”。

02创新工作体制机制,着力破解知识产权保护难题

(一)加大制裁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针对恶意侵权、重复侵权行为,准确适用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切实保障权利人获得充分赔偿。审理河南“双汇”侵害“金锣”商标权纠纷案,依法开出1000万罚单,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使“侵犯知识产权就是盗取他人财产”观念深入人心。在依法制裁民事侵权行为同时,依法严惩侵害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去年全市法院共审结知识产权刑事案件70件,有效发挥了刑罚惩治震慑功能。

(二)挖潜智审潜力,降低维权成本。针对知识产权案件当事人分布广、现场开庭成本高等实际,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积极开展网上立案、电子送达、云端开庭,深入推进繁简分流、集约送达,为当事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在线诉讼服务。对采用时间戳、区块链等新型电子取证方式,依法予以认可,降低权利人维权成本。去年知识产权案件互联网开庭率达62%。

(三)统一裁判尺度,规范审判运行。坚持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市场价值导向,确保赔偿数额与知识产权类型、创新程度及市场价值相适应,明确批量维权案件审查规则,制订《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指南》等文件,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建立技术咨询专家、专家辅助人等参与诉讼工作机制,确保专业技术事实认定客观准确。强化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措施适用,确保司法救济及时有效。费县法院利用“六委会一中心”,加强疑难知识产权案件研讨把关,提高办案质量。联合山东科技大学建立研学基地,邀请省法院资深法官就商标侵权、商业秘密、证据规则等举办专题业务培训,夯实知识产权审判人才保障。知识产权审判继续保持“高结案率、高调撤率、低上诉率”的良好态势。

03推进知识产权专业建设,多维提升司法保护效能

(一)推行三审合一,完善协同保护。报请最高法院批准,将全市标的100万元以下知识产权案件,集中到兰山、罗庄、河东、费县4家基层法院管辖,形成全市知识产权审判新格局。与检察、公安机关联合签署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合作框架协议,实行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审理,促进民事维权、行政查处、刑事制裁有效衔接,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化水平。

(二)强化联动共治,推动多元解纷。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行业协会、商会等,推动构建行政执法、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司法保护衔接机制,凝聚保护工作合力。兰山法院在临沂商城设立知识产权诉调工作室,实行行业、行政、律师、司法和人民调解“五调联动”,去年共诉前化解纠纷1327件,调解成功率达46%。中院提级管辖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对同一原告提起的微信公号网文转载侵权纠纷,参照发改委、版权局相关标准,规范判赔数额,促成其余132起案件一揽子解决,推动知识产权纠纷源头治理。

(三)加强司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结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节点,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发布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等方式,不断扩大知识产权审判影响力,努力营造尊重创新、保护创新浓厚氛围。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12条司法建议,推动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深入山东临工、鲁南制药、天元集团、临沂华泰电池等重点知产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在全市184个营商环境监测点企业建立“1+1”联系法官直通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零距离”为企业提供司法服务。


答记者问

0如果我的产品被别人恶意侵权了,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如何向对方提出惩罚性赔偿要求?

根据我国法律有关规定,作为受侵害方(也就是原告)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最迟应当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惩罚性赔偿请求,并明确赔偿数额、计算方式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受侵害方(也就是原告)在二审中增加惩罚性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各方当事人同意由二审法院一并审理的,二审法院向当事人充分释明相关诉讼权利义务后,可以一并裁判。

02022年全市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效维护了“临沂商城”金字品牌,2023年度,全市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中有哪些新的工作举措?

近年来,全市法院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培树“商城临沂·知产护航”审判品牌,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为推动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实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服务。2023年,将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工作:

1、统一裁判尺度,规范审判运行。坚持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市场价值导向,确保赔偿数额与知识产权类型、创新程度及市场价值相适应,建立技术咨询专家、专家辅助人等参与诉讼工作机制,确保专业技术事实认定客观准确,统一裁判尺度,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2、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同临沂市市场监督局等部门的有效衔接,共同出台《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加强业务协作,推进协同保护,共同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

3、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建设。要求辖区各知识产权审判法院,必须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合议庭,合理配备具有刑事、民事、行政审判法官人员比例,全面推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工作,保证的知识产权审判的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