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临沂市2023年“六·五”环境日活动组织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李立新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主任、新闻发言人
江春美 市生态环境局法规与标准科科长
活动背景
今年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临沂市被确定为国家主场活动的省内2个视频连线城市之一,活动主题为“红色沂蒙 绿色传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旨在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活动构成
为了办好本次活动,我们围绕“红色沂蒙 绿色传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对涌现出的一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颁奖。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热爱自然、关心生态的行列中来。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向本次“六·五”环境日献礼。
本次主场活动由主舞台活动、连线直播和现场活动三个部分构成。
1、主舞台活动。活动契合今年的环境日主题,包括启动仪式、文艺演出、表彰授奖以及颁发证书聘书等等。
2、现场连线。与国家主会场连线是今年“六·五”环境日的重头戏,连线时间2-3分钟,主持人讲述沂蒙山从红色之山到今日绿色之山的变化。共分为“红色浸润沂蒙”、“多彩时尚临沂”、“绿水青山画卷”、“奋进和谐之美” 四个部分。向全国人民展现红色沂蒙的绿水青山,以及今天临沂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奔向活力时尚现代化的幸福生活。
3、现场展陈。一是现场绘制百人长卷。由全市艺术家代表、大赛获奖者代表及大中小学生现场绘制百人长卷“沂蒙青山绿水图”。山水沂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也是一片多情的土地,红色传承,绿色发展使今天的临沂生机勃勃,日新月异。二是临沂非遗展。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作品的制作过程,以非遗展陈的模式向社会各界展示我市在自然景观与人文保护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三是临沂特色农产品展。各县区纷纷把各自辖区内的特色绿色农产品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的真实体现。以各种形式展现近几年来所取得的优异、卓越的环保成果。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现临沂之美”摄影、书法、绘画大赛优秀作品展区。作品以“红色沂蒙 绿色传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发现临沂之美。涵盖自然景观、城市风光、文化旅游、红色传承、人文历史、景区景点、美食美物等方面,以摄影的手法,重点突出临沂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新”变化,全面展现临沂之美。五是开展变废宝展。推进“无废城市”宣传进校园,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低碳节能意识,养成节能环保的良好习惯,鼓励青少年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自觉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六是开设户外环保课堂。将课堂搬到龙湖公园,由全国环保设施开放优秀讲解员为35名小学生讲授以再生水循环利用为主题的环保课堂。近年来,临沂市围绕污水资源化利用,建立和完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实现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的“三水”共治格局,并首批入选再生水循环利用19个试点城市之一。七是现场科普展。依托环境应急监测车,向公众讲述环境应急监测的重要作用,增强观众互动体验;地质矿产勘探、开发设备从幕后走到台前,揭开神秘的面纱。八是设置生态打卡地。聚焦“生态打卡地”的绿色本底和生态文化,在青山绿水间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大美河山,万物皆灵。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不只在这里,也在中国大地上徐徐铺展。现场还可以听到多种乐器合奏的《沂蒙欢歌》,可见湖中野鸭、白鹭自由嬉戏,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特色创新
1、首次聘任观察员。生态环境社会观察员选聘是临沂市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创新之举,在临沂市尚属首次。首批10位社会观察员,有高校教师、有新媒体从业者、有志愿者等等,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个人专长,为做好生态环境工作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2、五项比赛浓氛围。通过开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现临沂之美”书法、美术、摄影、剪纸大赛,“变废为宝”比赛等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六·五”环境日活动中来,提升活动影响力。
3、百人长卷绘史册。百人长卷,立足沂蒙自然与人文、历史与当下,既展现沂蒙青山绿水的瑰丽多姿,也展现沂蒙历史文化的厚重悠长,是青山绿水画卷,也是多情沂蒙的人文再现。
4、非遗创作承文脉。非遗传承人现场创作,在为观众带来视觉体验的同时,传播非遗知识,营造了解非遗、关注非遗、爱护非遗的意识。
5、环保课堂普新知。面向中小学生、广大市民现场讲解我市的再生水循环利用情况,提高群众知晓率,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发布会前播放环保主题宣传片
记者提问
01今年临沂市“六·五”环境日主题是“红色沂蒙 绿色传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个主题背后有什么深刻内涵吗?
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有着众多的革命遗址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铸就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红色是沂蒙精神最鲜明的底色。英雄孟良崮、巍巍大青山、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等革命纪念地,无不体现着沂蒙精神的红色印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不断发扬光大。当前,临沂正聚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既要发扬沂蒙精神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又需要公民绿色低碳环保意识的养成。通过此次“六·五”环境日活动,弘扬和传承沂蒙精神,助力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绿色低碳深入人心。“红”“绿”结合,相得益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02刚才您提到临沂市首次聘任生态环境社会观察员,能否详细介绍有关情况?
为扎实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不断创新和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形式和路径,结合全市生态环境工作实际,我们建立了生态环境社会观察员制度。邀请山东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专家,对前期45位报名竞聘人员进行集中论证评审,评选出首批10位临沂市生态环境社会观察员。
一、选聘条件。担任生态环境社会化观察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一是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要熟知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法律法规,能以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职责,积极为生态环境安全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三是要热爱自然、关注环保,具备较强的观察思考能力,同时愿意将个人关于生态环境的观察思考、调查报告和环境点评与公众进行分享,自愿为传播生态环境正能量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带动和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四是要年龄18周岁以上,健康状况良好,能够及时参加环境观察相关活动,履行社会观察员职责;五是要无违法犯罪、严重违纪及违反职业道德被解除劳动合同等严重失信行为。
二、建立退出机制。观察员实行聘任制,聘期为三年,可连聘连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解聘:一是受到党纪处分、政务处分、刑事处罚的;二是因工作调整、健康状况等原因不宜继续担任观察员的;三是本人申请辞任观察员的;四是无正当理由连续一年不履行观察员职责和义务的;五是有其他不宜继续担任观察员的情形的。
三、注重全面提升。为了确保观察员正确履职,我们将定期与观察员进行座谈交流。一是共同提升政治素养。提升政治素养。组织学习生态环境工作相关文件精神,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聚力形成“建设美丽临沂,你我共同参与”的工作合力,为临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改善环境质量。组织观察员定期开展工作交流研讨,围绕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集中研讨交流,共谋发展之策,为临沂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贡献力量。
发布会后
媒体记者们采访了
临沂高新区相关负责人
宋奎宇(临沂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今年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高新区作为临沂市“六·五”环境日主会场,又是首次与国家主会场(济南)连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下一步,我区将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牢记市委市政府“突破高新”的要求,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能耗下降、环境改善、经济增长的多赢。以坚强意志抓治理,以精准措施促提升,持续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现场实物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