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1日17时,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我市“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兰陵县专场,介绍了兰陵县农村公路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任 力 兰陵县政府副县长
胡建伟 兰陵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王 馨 兰陵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任力 兰陵县政府副县长
近年来,兰陵县全力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实现了“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2017年兰陵县被评为全市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18年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19年,兰陵县交通运输局被评为“全市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先进单位”。
截至目前,兰陵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2707公里,其中县道454公里,乡道551公里,村道1702公里;城乡客运线路14条客运车辆212辆,城市公交线路7条公交车83辆,覆盖全域、连通周边、布局合理、结构完善、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已基本形成。
强规划,夯基础,引领发展方向
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从政策保障、建管养水平和通行能力等方面作出规定,搭建起农村公路建设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先后出台了《兰陵县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方案》、《兰陵县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兰陵县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等。通过不断强化政策引导和制度供给,系统规范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和通行能力。
勇担责,重实施,推动转型升级
切实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深入开展“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和“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行动,推动农村公路建设转型升级。
(一)“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扎实推动。推动“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重点实施路网提档升级、自然村通达、路面状况改善、运输服务提升四大工程。2018年至2020年,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572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7公里、大中修路面改善590公里、改造主要路径危桥87座、建设农村客运候车站点600个。
(二)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稳妥开展。统筹结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和路域环境整治等工作,按照“雨天不踩泥、晴天不起土”的标准,稳妥推进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到2020年底,共完成610万平方米农村通户道路建设,涉及全县589个行政村,完成计划任务目标的127%,全县基本实现“户户通”。
(三)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全面推进。2022年,完成路网延伸通达101.274公里,路网提升改造99.96公里,路面改善191.7公里,危桥改造7座,全县农村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完成彩化工程197.2公里,县道小修工程修补路面8000平方米、灌缝50000米、施划标线40000平方米,公路通行能力持续提升。县道“月惠”劝学路(月庄-惠东社区)成功创建全市“十大最美农村路”。
强举措,建机制,助推乡村振兴
(一)建立多渠道投资机制。明确“省市补助、县乡自筹、多元筹资”的资金筹集原则,将农村公路建管养资金列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提高县财政预算养护资金,保障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加大融资力度,采取公路改造工程PPP模式,将社会资本引入农村公路建设。
(二)建立全过程管养机制。创新路政管养模式,推广“县级统一执法、部门联合执法、乡村协助执法”工作模式,着力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服务优质的公路管养新格局和以“路长制+”为依托的新型社会治理新模式。创新路政管理新方法,启动路政“啄木鸟”行动,建立路政管理微信群,公开热线电话,实行“啄木鸟吹哨,部门报道”,发现公路损毁、“五大堆”、安全隐患、涉路违法等现象及时安排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三)建立多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四好农村路”与乡村振兴、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产业园区等一体化开发,积极拓展农村公路服务附加值。先后实施国家农业公园园区路、文峰山环山路、会宝湖环湖路、压油沟景区路、西坞线等旅游路,有力推动了全域旅游发展。目前,会宝岭环湖路、西坞线等道路成为了网红打卡路,吸引众多网红和游客前来游玩打卡,自行车骑行比赛等许多县级文体活动在旅游路上举办。
2023年,我们将继续锚定“交通强县”建设目标,强优势、补短板、提服务,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绘就交通发展的新蓝图。
一、规划内通外联的立体交通体系,全力推进水陆空协同发展。协同推进立体大交通建设,加快规划建设潍宿高铁兰陵段及站前综合交通枢纽、兰陵通用机场、陶沟河复航工程、临徐高速及磨山连接线工程、S38岚菏高速新兴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工程等重点项目。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潍宿高铁兰陵段及站前综合交通枢纽;加速兰陵通用机场项目、临徐高速及磨山连接线工程项目立项;争取陶沟河复航工程纳入交通运输部“十五五”水运发展规划;按时完成S38岚菏高速新兴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工程各项前期工作,为工程开工奠定基础。
二、构建广泛覆盖的农村路网体系,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继续在“建”上下功夫,瞄准农村公路发展的短板弱项,深入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不断完善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路网体系。力争在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中建立新机制、出台新政策、尝试新方法,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2023年计划投资3.3亿元,建设农村公路路网延伸通达工程32公里,路网改造提升工程83公里,危桥改造2座(大桥1座、中桥1座),农村公路安保工程39公里,路面改善工程190公里。同时,结合兰陵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实际,集中力量改造提升一批美丽乡村道路,争创全市“路长制+”示范路、“沂蒙幸福路”,谋划“全国最美农村路”创建工作。
三、健全长效稳定的管养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县、乡、村三级路长制。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将路长制与乡村振兴、园区发展、全域旅游、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民服务等协同推进、融合发展,打造独具兰陵特色、彰显兰陵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提升服务品质的公路管养“兰陵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交通保障。
四、完善保障有力的安全防护体系,努力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夯实公路交通安全基础,全面加强公路全过程风险管控,严格落实新改建工程交通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七公开”制度。聚焦公路地质灾害隐患路段、临水、临崖路段及危桥危涵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建立风险隐患台账,落实风险隐患整改闭环管理,提高农村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管理水平。计划投资1000万元,实施农村公路信号灯28处,完善公路防护设施300多处,到2023年底,全面完成县乡道安全隐患治理,提升农村公路工程安全保障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布会前,媒体记者们观看宣传片
媒体记者们进行现场采访
答记者问
01 问:请问2023年兰陵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胡建伟 兰陵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2023年兰陵县农村公路建设重点是:
一是全力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加速陶沟河通航和兰陵通用机场的规划设计、项目立项等前期手续办理;尽快启动潍宿高铁兰陵段及站前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S38岚菏高速新兴互通立交及连接线、临徐高速公路及磨山连接线工程,力争尽快完成项目立项、土地征收等工作并组织施工;继续实施三峰山隧道二期工程剩余部分及一、二期整体隧道的机电消防装饰工程;努力推动临徐高速公路及磨山连接线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展。目前,陶沟河复航工程正在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招投标工作;兰陵通用机场已完成选址报告;潍宿高铁兰陵段及站前综合交通枢纽将于下半年启动拆迁和土地手续办理工作,年底前开工建设;S38岚菏高速新兴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工程正进行土地组卷工作,年底前开工建设;三峰山隧道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正在进行二衬支护;临徐高速公路及磨山连接线工程已完成立项前置工作,年底前开工建设。
二是加快推动快速路网建设。重点实施沂册路西延、兰陵高铁连接线、兰溪东路南延、兰溪西路南延和吴坦河大桥等农村公路快速路网项目,构建快速高效的路网体系。目前,沂册路西延工程已开工建设;兰陵高铁连接线工程已完成立项,正在进行土地组卷;兰溪东路南延工程已完成路基施工;兰溪西路南延工程正在进行路基施工;吴坦河大桥桩基已全部完成,明年五一完工。
三是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增效。计划投资3.3亿元,建设农村公路路网延伸通达工程32公里,路网改造提升工程83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39公里,路面改善工程190公里,改造危桥2座。截至目前,已完成西新兴-于楼、白山-206国道等路网延伸通达17.3公里,完成农场路、青年路等路网提升改造108.5公里,下村花园中桥年底前完工。
四是大力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继续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实施农村公路绿化、亮化、彩化以及安防工程,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提升打造一批美丽乡村道路,争创全市“路长制+”示范路、“沂蒙幸福路”。截至目前,已完成彩化工程96.5公里。
02 请介绍一下兰陵县在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王馨 兰陵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为提高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兰陵县交通运输局持续深化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创新公路养护管理新模式,打造了助推乡村振兴、提升公路服务品质的“兰陵模式”。
一、实施“路长制+”工作。将路长制与乡村振兴、园区发展、全域旅游、环境保护、综合治理、为民服务等融合推进发展,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制+”体系,明确职能部门和包保单位职责。以县长为总路长,每位县级领导认领一条道路的模式,通过县级领导巡查、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逐一销号;各责任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主动认领任务,实行制度化管理、精细化管养、常态化巡查维护,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设置覆盖国、省、县、乡、村道的公示牌,公示路线名称、所属乡镇、路长、管养职责、电话等,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兰陵县现有路长348名,其中县级路长30名、乡级路长34名、村级路长284名;已安装路长制公示牌284块,路长制工作做到了农村公路全覆盖。
二、启动路政“啄木鸟”行动。坚持“当下治”与“长久治”并重,以实施公路“路长制+”为抓手,启动路政“啄木鸟”行动,积极引导社会群众参与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从村支两委招募志愿者,建立县、镇两级快速反应微信服务平台,实行“啄木鸟吹哨,部门报道”,发现农村公路损毁、涉路违法等现象反映至县路政管理部门进行及时处置。实现了农村公路管养“发现、上报、交办、反馈”2小时应急处理的环形闭联模式,极大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效率。路政“啄木鸟”行动启动以来,全县17个乡镇(街道)600个行政村2000余名志愿者化身“啄木鸟”,整改农村公路隐患2000余处,成为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的一股强大推力。
三、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专群结合的养护模式,通过引进社会企业、鼓励家庭承包、带动沿线群众参与,并优先选择脱贫户开展养护工作,增加就业岗位和收入,实现公路管养工作市场化、机械化、信息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