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上午10时,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郯城县专场,介绍了郯城“五色城管•多彩郯城”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龙希锋 郯城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杜清华 郯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彭一丹 郯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选派第五批驻村第一书记
李虹静 郯城县城主城区环卫工人
龙希锋(郯城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城市的主体是人,“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近年来,郯城县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以党建红为引领,推进“城管蓝、环卫橙、市政黄、园林绿”一体化运作,擦亮“五色城管”新名片,为“多彩郯城”织就温暖底色。
红色领航——红心向党守城管队伍初心。一是坚守政治忠诚,永葆政治本色。结合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每周集中观看一次廉政教育警示片、开展一次“作风建设大家谈”、通报一周纪律考勤、案卷办理、着装规范等情况,今年以来,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观看廉政教育片16次,受教育人数1500余人次。二是筑牢思想之基,凝聚信念之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8次,将党的先进理论转化为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形成“初心笃定、班子团结、队伍稳定、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涌现出20余人次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1名同志积极主动参加造血干细胞捐献、任职第一书记被评为全县“优秀兵支书”,展现出新时代新城管队伍的忠诚担当、奋勇争先的形象。三是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为民情怀。持续强化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五色城管·多彩郯城”党建品牌,通过“城管进社区”、“城管爱心驿站”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打造富民、府东、华泰等16处城管进社区示范点,完成执法人员入驻值班工作,开展活动58次、参与人员1414人次、服务社区居民11554人次、处置社区居民投诉161件。5处“城管爱心驿站”服务市民群众3000余人次,赢得市民群众一致赞誉和广泛好评,“城管爱心驿站”志愿服务活动被人民网、新华网、大众网、临沂日报等多家媒体转发点赞。
蓝色起航——城市管理为有序郯城加持。一是善管理,疏堵结合惠民生。在开展市容秩序集中整治、加强日常巡查管控的同时,本着疏堵结合的原则,规划打造2个特色商业街,设立12个城区便民摊点群、108个便民服务点,带动1000余人灵活就业,既保障了市容秩序,又方便了市民群众生活需求,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二是强执法,比学赶超提素质。组织448名执法队员参加春季军训大练兵活动,7支队伍参加大比武活动,评选优秀案卷6个,全面提升基层执法人员履职能力。打造城区执法规范化示范点1处,完成全局系统执法人员规范备案、服装换发等工作,执法人员统一制式着装、标识佩戴。三是重服务,深入群众暖人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紧抓为民服务,开展“三联三送六行动”、“送法进企业,服务面对面”活动;聚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打造城市管理助力乡村振兴农村样板;将12345热线工单办理作为沟通群众、服务群众的有力抓手,1—10月份办理城市管理领域12345工单4681件,一次办好率88.41%、诉求解决率96.97%,群众满意率97.89%,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橙色巡航——环卫保障为洁净郯城增色。一是高标准,促环卫“四化”发展。开展环境卫生深度净化行动,推进道路全方位深度保洁,按照深度作业标准要求,采取“人工+机械”作业模式,对城区道路进行全覆盖冲刷除尘,师郯路东段、振兴路、昌盛路等9条道路通过省城市道路深度保洁工作验收。细致排查背街小巷的卫生死角,全面整治城区“脏、乱、差”现象,确保市容市貌干净、整洁。二是明责任,做好垃圾分类收运。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组建196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通过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小区等活动方式深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标打造城区示范小区2个,安装智慧垃圾分类设备;设立定点投放生活垃圾分类桶1800余个、分类亭472座,垃圾分类试点成效明显。三是提服务,办好民生实事。抓实抓细城区43座公厕、7座小型垃圾中转站等环卫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巩固“厕所革命”、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成果,落实制度化、标准化、常态化和长效化管理,高标准做好公厕环境卫生保洁和内部设施维护,确保内外整洁、设施完好、清洁卫生、无异味,文明标语、规章制度上墙,指示标识明显。
黄色远航——市政管理为品质郯城助力。一是多管齐下,护城市道桥。依据城市桥梁养护标准规范,第一时间做好桥梁设施维修,并对桥梁安全设施进行擦洗、加固、修复,按照“一桥一档”的要求,对城区28座桥梁建立电子档案。同时,对占用桥下空间的设施、广告及时予以清除,确保桥梁安全使用。二是多方参与,护道路设施。对城区道路市政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道路破损、下沉、缺砖、塌陷等问题,建立台账、立即整改,确保道路完好率达98%以上。高标准做好路灯维护,采取“智能筛查+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背街小巷、公园广场等场所路灯照明及光亮工程的维护、检查,确保主干道装灯率100%、亮灯率98%,设施完好率95%以上,全面保障城区道路设施安全正常运行。三是多线运作,护地下空间。对辖区所有道路、雨水井、雨污管网、弱电下地等设施进行拉网式全面摸底,联合各线路公司对城区主次干道、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周边“空中飞线”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今年以来,检查清淤城区雨污水管线28条、整治问题窨井盖278处,清理雨水篦子、检查井864处,确保市政地下空间管网畅通、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绿色护航——园林绿化为美丽郯城添彩。一是精细养护强管理。结合季节气候特点,适时开展城区行道树和公园苗木的病虫害防治、锄草修剪、补植缺株断垄,累计修剪绿篱75万余平方米。对48条主次干道共投入人工1120余人次、车辆160余车次,清理绿化带枯枝等垃圾杂物,保持绿化整齐美观。二是精致建设提档次。牢牢守住城市绿化保护、务实节约、古树名木保护、城市公园安全四条底线,聚焦重点、打造亮点,持续推进绿地公园开放共享,加强智慧园林及绿荫绿道建设。按照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理念,结合全县城市更新、城建突破规划,新规划建设墨泉、银杏林、沭师等20余处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舒适游玩环境。三是精心改造显品味。认真打造提升沭河滨河公园、师郯路、沭河路等公园、道路,在城区14条 道路、6个公园广场移栽种植栾树、银杏等乔木4000余株,栽种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灌木3万余平方米,种植草坪1.6万余平方米,实现从粗放管理到精细造型转变,做到无处不精细、无处不精致、无处不精彩。
答记者问
01大众日报记者提问:近来,市民发现城区新建了好多小游园、口袋公园,能否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杜清华(郯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提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充分认识“口袋公园”建设对于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方便群众就近游园的重要作用。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公园绿地建设的部署要求,郯城县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城市角落用地、美化城市环境。以见缝插绿、融文于景、就地取材等手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心打造“林荫+”、“停车+”、“公厕+”等复合功能“口袋公园”,充分激活“口袋公园”民生、文化、社会效益,让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截至目前,通过生态修复、添置设施等方式,在15个社区周边建成群众身边“小游园”,社区居民游园距离由1500米缩短至500米。结合地块历史文化信息,提取主题元素,因地制宜打造科普、文化、体育等功能性“特色园”。如利用周边体育资源,在师郯路建设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的墨泉口袋公园。特别是郯国故城遗址公园在2023年全市城建项目观摩中获得第五名的优异成绩。截至目前,累计打造沭师口袋公园、中国结口袋公园等各类主题口袋公园11个,建设面积8.6万平方米。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口袋公园”建设管养,不断拓展城市开放空间,将美景送至市民身边,真正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02临沂日报记者提问:刚才提到的“聚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打造城市管理助力乡村振兴农村样板”,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此项工作的有关情况?
彭一丹(郯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选派第五批驻村第一书记):
大家好,我是郯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选派第五批驻村第一书记彭一丹。自2021年11月被选派作为第一书记到庙山镇石桥村驻村工作以来,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将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当中,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探索打造城市管理农村样板,让整治“一阵风”变成制度“长久立”,助力乡村振兴。
工作以来,倾情基层发展,将庙山镇石桥村打造为城市管理农村样板村,先后支持打造“共享书屋”1处、宣讲小院1处、家庭宣讲站3处,改造提升村内孝文化广场、清廉村居文化广场2处;盘活闲置资源,将城区更换的旧路灯杆重新粉刷利用,为全村新安装路灯30余盏,基本实现整村照明全覆盖;节假日期间,抽调园林技术人员到村规划设计“绿美”乡村建设工作,累计补植绿化苗木4000余株,进一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聚焦耕地用水问题,新打农田机井8眼,解决村民们一直“靠天吃饭”浇地难题;结合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进工作,捐赠生活垃圾桶30个,果皮箱6个,发放家用小型生活垃圾分类桶200余个,引导居民群众正确投放垃圾。
11月24日,山东省住建厅印发《全省城市管理领域典型工作经验做法(第一批)》,刊发了郯城《聚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打造城市管理助力乡村振兴农村样板》经验做法,在全省城管系统通报予以宣传肯定。
03沂蒙晚报记者提问:近年来,郯城“城管爱心驿站”工作获得了广泛好评,作为户外劳动者,请问平时都得到了哪些服务?对此有什么看法和感受?
李虹静(郯城县城主城区环卫工人):
这几年,城里开设了几处城管爱心驿站,作为一名环卫工人,我感到这个活动很好。首先是夏天高温的时候,以前我们每天都要带一个大水壶,非常不方便,而且往往半天时间就喝光了,自从有了城管爱心驿站,我们渴了就可以过去拿一瓶纯净水,中午热的时候还可以拿个冰棍雪糕、到驿站里吹吹空调,休息一会,工作人员也都很热情。在驿站里还可以给手机和电车充电。现在到了冬天,天冷了,城管爱心驿站又开展了“冬日一碗粥,温暖一座城”活动,我们每天早上都可以去领取一份爱心早餐,平时还给免费提供热水。我们感到很暖心、很感动。希望爱心驿站越来越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