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
英文版
日文版
韩语版
长者浏览
无障碍浏览
简体
|
繁体
网站支持
IPv6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抓紧抓实学习研讨、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开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体推进正风反腐,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重点治理国企、金融、教育、工程招投标等领域突出问题,全力建设“清廉临沂”。
以商城国际化数字化为引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临沂商城·中国大集”Chinamarket数字商贸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办好第三届国际采购商大会、第四届 RCEP 区域(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组织“百团千企”抱团出海,举办各类展洽活动150场以上,推动全市外贸提质增效。
加强地方立法,制定临沂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促进条例》;强化人大监督,部署开展“经济进中提质、公正严格执法、民生实事落实”3项监督行动。
立足民营经济、商贸物流大市特点,深入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双融双创”,在企业集聚区探索成立10个“产业社区”,打造100个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新成立100个新业态党组织,更好引领和服务发展。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开展村级党组织“攻坚整建年”活动,谋划新一轮村“两委”换届,深化农村“头雁”工程和“三青”培育计划,倒排攻坚100个后进班子、示范培育100个精治小区。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规范“两化一中心”建设运行,构建党建引领网格化、“热线首发”信息化和综治中心贯通融合机制,形成矛盾排查处置闭环,更好解决群众诉求。
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规范健全信访“及时受理、按期办理、违法查处、失职追责”运行机制,确保初访一次性化解率稳定在90%以上。
全面落实省十大标志性改革,加快推动商城国际化数字化、民营经济、开发区、财源建设等25项重大改革事项,持续推进“一县区一品牌、一部门一重点”,推出更多具有临沂辨识度的改革成果。
传承弘扬沂蒙精神,开展“沂蒙精神代代传”文学艺术作品创作传播活动,集中展示一批文学、书画、小戏小剧等艺术成果,深化全国大学生沂蒙精神志愿宣讲,打造“沂蒙精神沂蒙游”红色研学品牌。
打造暖心舒心的营商环境,对标全国全省一流标杆,围绕“需求端”改善“供给侧”,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打造13个“一件事”服务场景。
制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工作方案,深入实施“创业沂蒙”、社区微业、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等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以上,开展职业培训10万人次以上。
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0处,新增学位1.5万个。重点补充城区公办高中学位,新增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学位8000个。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提升改造老旧小区158个、1.9万户,开工率100%,加快推动2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新增小微空间123处、绿荫停车场66处。
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稳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打造高标准农田,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开展“吨粮县”“吨粮镇”创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70万亩以上、粮食产能稳定在85亿斤以上。
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全年救助困难群众不少于20万人次;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14处示范性社区养老机构,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7000户。
全年完成投资304.3亿元,新建续建交通项目45个;完成新改建“四好农村路”700公里、改造危桥50座。
深入推进企业精准画像工作,开展企业精准画像“进县区、进专班、进协会、进企业、进银行”活动,推动企业画像服务范围由大型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延伸,力争2025年新增企业画像2000家,授信金额50亿元。
开展“防风险、送服务、解难题”万警入企助发展专项活动,重大项目警长包联、“四上”企业民警上门服务、中小微企业防诈骗防盗窃安全宣讲均实现100%。
改造提升2000个薄弱村卫生室,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诊疗环境和管理水平。
全面推行27项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市域通办”,打破市域内参保人员参保地与户籍地或居住地不一致的限制,便利企业、群众就近办理医保业务。
深挖消费潜力,聚焦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深入开展商城、文旅、汽车、直播电商、电商平台、家居等6大领域促消费行动,举办“乐购临沂”系列促消费活动200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