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
索引号 | 1585729837/zfb/2025-0000155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
公开目录 | 决策解读 | 发布日期 | 2025/02/05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解读 |
|
背景和依据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5月,中央政治局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集体学习。9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份。12月2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研究提出20条政策措施。 《若干措施》特点和起草过程 临沂市是人口大市,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2025届高校毕业生总量约7万人。全市稳增长、稳就业的压力依然较大,产业智能化、人口老龄化、就业需求多样化多元化叠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临沂市人社局牵头起草了《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若干措施》与上级政策异同点 在系统学习把握上级文件精神、分析研究当前就业形势的基础上,结合临沂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借鉴外地经验,起草了《若干措施》。与省文件相比,我市文件重点突出以下7项工作:一是提出建立全市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二是明确全方位归集发布岗位信息。三是做优线上线下融合招聘对接。四是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六是扩大“厂中校”建设规模。七是支持创业带动就业。 《若干措施》主要内容 文件共七部分,主要从促进就业提质扩容、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等6方面,研究提出21条贯彻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工作方向。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研究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一个总目标。 到2030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保持在9万人以上,年均新增高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失业水平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到2035年,基本形成就业机会充分、就业结构优化、就业供求平衡、就业服务优质、就业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局面。 (二)优化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一系列长效政策 一是坚持依靠发展促进就业,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重点围绕我市八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产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挖掘和创造就业岗位。 二是坚持“亩均就业导向”,坚持政策协同发力,把高质量充分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三是坚持促进优质劳动力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重点分类归集发布重点产业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职业体验、跟岗锻炼等活动;打造“乐业临沂”直播带岗人社服务品牌,创新“AI数字人”直播送岗全天候线上招聘模式。 (三)创新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一系列专题项目 一是技能培训方面。建立“临沂市职业培训联盟”,全面推进技工院校“厂中校、校中厂”办学模式改革,鼓励企业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等。 二是就业服务方面。深化“社区微业”行动,融合打造“一刻钟”就业服务圈+便民生活圈,完善“基本服务+特定帮扶+急难救助”三位一体精准就业援助体系,推广“妈妈岗”就业模式,构建生育友好就业环境等;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系列行动,扩大人力资源服务供给;推行“数智就业”服务模式,提升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等。 三是创业服务方面。实施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创业指导服务,打造5个多功能创业场景;推广“创贷+”服务模式,探索推出“创业风险险”试点事项。 (四)深化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根据省要求,实施分市劳动力调查制度,建立高质量充分就业统计监测体系;将就业状况作为职业院校办学资源配置、教育质量评估、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对职业院校及专业就业状况实行“红黄绿”亮灯分类提醒;健全就业市场监管与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联动机制等。 此外,《若干措施》从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全量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加强统计监测和部门之间大数据比对、科学研判就业形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要求。 |
【关闭窗口】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