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互动 >> 政务访谈 >> 正文
市史志办主任朱海涛访谈:务实创新 砥砺奋进 谱写全市史志事业新篇章

市史志办主任朱海涛访谈:

务实创新 砥砺奋进
   谱写全市史志事业新篇章
   2013-05-21


市政府网站:朱主任,您好!地方史志事业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政府的基础性文化工程,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市史志办的主要职责。

朱海涛:好的。市史志办是市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拟订全市地方志工作规划、规范标准及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临沂市志》、《临沂年鉴》等市级史志及市情资料性书籍的编纂、出版发行及旧志整理研究工作;对市直部门、各县区地方史志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市直部门(行业)志、县区志稿进行审定,开展方志理论研究工作;负责临沂市情网站和临沂方志馆建设,开展市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进行地域情况研究和咨询服务;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市政府网站:近几年来,全市史志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在全国和省、市评比中获得佳绩,朱主任,请您介绍一下全市史志工作的开展情况。

朱海涛:近年来,市史志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贯彻实施《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为抓手,依法推进二轮修志工作,加快地情资料中心、地方文献中心以及区域研究中心建设步伐,坚持志、鉴、库、馆、网、刊、学、研、开发服务九业并举,推进史志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初步建立了全市史志事业法制化、制度化体系。牢固树立了依法修志的观念,切实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后,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志工作的意见》,市史志办深入学习贯彻两个《条例》和《意见》,认真履行《条例》赋予的各项监督管理职责,推动全市依法修志工作的开展。同时制定了《临沂市地情网站管理规定》、《临沂市第二轮志书编纂行文规范》、《临沂市年鉴编纂业务管理办法》等规范文件,12个县区政府也相继制定下发了贯彻两个《条例》的实施办法。目前,全市共出台各种规范性文件63部,为全市史志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二)二轮修志稳步推进。一是市志编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自2010年《临沂市志》编修工作开展以来,市史志办加强了对市直供稿单位的业务指导,提高上报初稿的质量;强化修志队伍建设,及时进行初稿审核,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并反馈给原单位补充完善。目前,有72个单位完成或基本完成了市志初稿报送工作,市志编辑人员完成了13个市志稿的初编工作。二是部门志、专业志取得新成绩。加强了对市直部门志、专业志的指导工作力度,先后多次对《临沂妇女工作志》、《临沂国土资源志》、《临沂市委党校志》、《临沂市荣军医院志》进行业务指导,并对评审稿进行审读,形成数万字的评审意见,确保了以上志书得以顺利出版发行;三是县区二轮修志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市共有6个县开展了二轮修志工作。《沂水县志(1991~2008)》、《沂南县志(1990~2005)》已出版发行,其中《沂水县志(1991~2008)》获“山东省优秀史志成果奖”优秀志书奖。《临沭县志(1986~2007)》、《莒南县志(1993~2007)》即将进入终审,《苍山县志》已组稿逾百万字,费县召开了二轮修志动员大会,配备了人员,开展了业务培训。同时,各县区部门志、专业志也取得了新成绩,相继出版了《蒙阴县电业志》、《沂水县政协志》、《临沭县地震志》、《曹家王庄志》等30余部基层志书。

(三)年鉴编纂出版质量显著提高。《临沂年鉴》自1995年创刊以来,已连续出版17卷。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权威性强,全面翔实地记录了临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项事业的情况,深刻反映了各部门、各行业取得的发展成就,为各级政府部门在规划制定、资源开发、基础建设、招商引资、减灾防灾、申报文化遗产等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借鉴和决策参考。年鉴在齐鲁新方志奖、全省史志系统“八个一优秀”、全省第四届优秀年鉴等评选活动中获奖,得到了省、市领导高度评价。同时,我市《兰山年鉴》、《沂水年鉴》、《临沭年鉴》、《莒南年鉴》等县区年鉴也多次在全省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

(四)地情资料挖掘、课题研究有了新突破。一是为配合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面向社会,通过报纸、网站等媒体发布信息,积极开展旧志征集、整理工作。现存于世的三部市级旧志书明万历《沂州志》、清康熙《沂州志》、清乾隆《沂州府志》已整理出版。二是加强望族文化研究工作,编纂出版了《琅邪王氏文化志》、《琅邪符氏文化志》,对加强与海内外宗亲的联系、促进提高招商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东海徐氏、兰陵萧氏和其他望族文化方面的研究也逐步展开。三是编纂《沂蒙革命根据地志》,以志书的形式记述红色政权的建设和发展,使人们更加客观、更加深刻地认识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为弘扬沂蒙精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提供良好的教材,也为宣传临沂、扩大临沂知名度提供重要载体。四是创办《沂蒙史志》。《沂蒙史志》2011年1月创刊,面向全国交流,已出版发行14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普及临沂历史文化知识,宣传大临沂、新临沂发展成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山东省纪念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三十周年活动中获得了齐鲁新方志奖“工作创新奖”,在山东省优秀史志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优秀地情研究成果奖”。

(五)信息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临沂市情网以“建设省内一流网站,体现临沂特色”为目标,不断加大信息资源搜索面,定时更新网站内容,努力打造成社会公众学习了解临沂历史文化、查询利用地情资料的首选平台。为充实地情资料库和完善地情网站的规范化建设,共上传《临沂地区志》、《莒南县志》、《琅邪王氏文化志》等志书12部,《临沂年鉴》17部、县区年鉴13部和14期《沂蒙史志》杂志,及其他栏目资料7000余万字,历史资料录入超过3500万字。为进一步扩大了市情动态栏目的资料搜索渠道,实现了与临沂政府网、沂蒙晚报、临沂在线、琅邪新闻网等多家知名主流媒体并联互动。同时,积极配合政府网站升级改版工作,为新版临沂政府网站提供了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栏目的内容。督促12个县区按要求对地情网站作了改版升级。目前,临沂市情网运行良好,累计发布信息8万余条,点击量达670万人次。

(六)方志馆建设取得新进展。按照国家要求和省史志编委会《关于加强方志馆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加强方志馆建设。目前,全市建有市、县级方志馆11家,正在筹建2家,馆藏图书10万余册。临沂市方志馆现租赁200平方米的馆舍,馆藏志书、年鉴、工具书等共2100余种、13000余册。按上级要求市级方志馆2015年前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现新馆舍还在积极争取中。沂水县通过与图书馆合作,开辟方志专馆,实现了资源共享;兰山区积极争取区政府支持,增加了馆舍30余平方米,已达70平方米;罗庄区一次性解决馆舍用房200平方米,区政府拨付了5万元专项经费。

市政府网站:朱主任,今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临沂市地方史志事业“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市史志办将重点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朱海涛:2013年,临沂地方志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加强地方志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再创佳绩,实现全市史志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继续贯彻落实两个《条例》,扎实推进史志工作法制化建设。在全市开展一次贯彻两个《条例》及其他史志地方法规执法检查,全面推动全市依法修志工作的开展。结合第二轮志书编修工作,针对个别县区史志机构、人员、经费、办公条件不到位的情况,加强宣传、督导,促其改善条件,适应第二轮志书编修需要。

(二)加大市志编修及业务指导工作力度。市志编修工作,争取全面完成组稿,志稿编辑工作完成三分之一以上。县区志编修工作,完成《临沭县志》、《莒南县志》出版发行任务,加强对费县、苍山县修志工作的指导,督促未启动二轮修志的县区尽快拿出编修方案,确保年内启动二轮修志工作。

(三)进一步规范年鉴编纂工作,加快年鉴出版进度。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难点,调整年鉴栏目、类目的编排及归属,完善检索功能,促进年鉴编纂工作常编常新。音像年鉴进一步补充完善内容,使之全面反映临沂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对各县区年鉴编纂的业务指导,整体提高全市的年鉴质量。适时对全市各县区年鉴编辑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能力。

(四)推进地情资料开发利用,提高为现实服务的能力。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多出有价值、高水平的专题史志资料和地情研究成果,并把史志成果转化的重点放到为党政机关、社会各界及广大读者提供有效服务上面。一是做好《沂蒙革命根据地志》出版发行工作,计划于10月出书向国庆献礼。二是争取开编大型专业志《沂河志》。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系统地编纂一部统合古今、以今为主的沂河志,把沂河流域在我国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党和人民治理开发沂河的斗争过程和伟大业绩一一记述下来,给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使其成为服务当代、泽被后世的文化精品。三是编纂出版《临沂古今大事记》,收录临沂市境域内公元前770年至今发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大事、要事,为广大读者认识临沂、了解临沂,开展市情研究,提供新的、更加丰富的史料。四是继续开展望族文化研究工作。开展《东海徐氏文化志》和《兰陵萧氏文化志》的编修工作,编辑出版《临沂望族文化概览》。五是继续办好《沂蒙史志》杂志。拓展稿源和发行方式,建立一支稳定的供稿队伍,提升稿件质量,精心组织出版印刷、发行等环节,确保将杂志办成精品。

(五)加强地情网站建设和方志馆建设。进一步对市情网站进行调整完善,调整规划新的栏目,活跃美化网站版面,丰富网站的内容,提高网站的实用性和吸引力。加强对县区地情网站建设的检查督导,提高网站入库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加大对全市信息化建设的业务培训力度,努力开创全市史志信息化工作齐头并进的新局面。着力做好临沂市方志馆的提升改造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落实方志馆馆舍用房、专业管理人员配备等问题,通过购买、交换等途径进一步丰富馆藏,改善方志馆的服务功能,并按照省史志办公室要求加大对县区方志馆建设的督导力度,力求各县区史志办公室方志馆建设逐步达标。

最后,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对临沂市史志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