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
索引号 | 004462675-02_gzdt_/2012-1025002 | 发布机构 | 沂水县 |
公开目录 | 区县动态 | 发布日期 | 2012/10/25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沂水积极探索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模式 |
|
沂水县坚持把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推动城乡一体文明的重要抓手,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目前,全县18个乡镇的中心初中和中心小学共计36所乡村学校全部建起高标准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全县乡镇中心学校全覆盖目标,在此基础上逐步向“一校一特色”方向发展,逐步向其他农村初中和小学辐射。 在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中,沂水县立足农村实际,坚持因地制宜,整合教育资源,形成了两种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模式。 一是校内独立模式,采取活动室与常规教师分离的方式,在学校内安排专用校舍开办乡村学校少年宫,独立开展活动。沂水县乡村学校少年宫就是很好的范例,该少年宫由沂水县第二职业中专具体承办,占地52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600余万元,现设网络教育、天文观测等6个科普类项目,摄影摄像、机器人组装等6个实践类项目,礼仪培训、红色教育等6个社科类项目,美术、音乐、舞蹈等3个艺术类项目,英语口语等1个外语类项目,共计22个活动项目,一次能接待500余人参加实践活动,年接待能力1万人以上。特点是实践性、实用性、趣味性强,不但增加学生的使用知识,而且对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有较大帮助。 二是校内交替模式,在不具备条件建设独立场所的乡镇学校,采取现有校舍和场所交替使用的办法,让正常教学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在相同的空间、不同的空间交替使用的办法进行。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场所、设施、师资,配备必要的文艺娱乐、科普互动、体育器材,确定了“一校两用”、“一室两用”、“一桌两用”、“一师两用”的原则,让现有教学场地既能满足乡村少年宫活动需要,又不影响日常教学。 以上两种建设模式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存在共同之处,都存在教师辅导员队伍和志愿者辅导员队伍。辅导队伍以学校教师为主要力量,通过培训、走教、轮岗等,实行周六、周日轮流坐班制度,实现一专多能和师资共享。在充分发挥在校教师“主营养师”作用的同时,广泛吸纳民间艺人、先模人物、“五老”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等人担任辅导员, 例如由县文明办、教体局组织县书法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等协会会员100多人分配到各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义务辅导活动。 |
【关闭窗口】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