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
索引号 | 004462675-02_gzdt_/2012-1008001 | 发布机构 | 沂水县 |
公开目录 | 区县动态 | 发布日期 | 2012/10/08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沂水县借助改革东风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 激活林下经济 |
|
近年来,沂水县借助林权制度改革的东风,搞林下食用菌、禽、虫养殖,建设林下食用菌等示范园,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收益,让全县林下食用菌的开发红红火火。 沂水县结合当地实际,逐渐总结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好路子:借助林权制度改革,通过合作、合作社+农户等形式,进行林下食用菌种植及禽、虫养殖,念活了“推、促、带”三字惠农政策,激活了林下经济发展。 责任推动,推出工作合力。沂水县每年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全县杨树丰产林发展的意见》,并将任务量化分解到乡镇、管理区、行政村,明确到各级责任人,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杨树丰产林和林下经济工作的合力。高庄镇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食用菌基地9个、标准化食用菌大棚 24个、种植户200户,并鼓励机关干部、技术人员领办、创办林下食用菌基地,向农民工赠送技术信息,无偿提供技术服务;鼓励行政村、专业户搞食用菌种植;鼓励单位、个人招商引资,建设本镇林下经济。目前,全镇发展林下经济5万平方米。该镇佛庄村农民武善俊在38亩杨树林下用黑色塑料遮阴网搭建“棚屋”,反季节栽培平菇23.8万棒,亩均纯收入5000余元。食用菌与丰产林“联姻”,使杨树林地“走俏”,租用杨树荫发展林下经济成为沂水农村新时尚。 资金促动,促出发展热潮。群众发展杨树丰产林热潮的形成,得益于资金扶持政策。从2008年起连续5年时间,沂水县每年拿出200万元,其中130万元作为林下经济专项补助资金,对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的菌种和生产资料进行补助;对林下特种昆虫养殖基地,每亩补助500元;开展林下经济“百村千户示范工程”建设活动,从中选择规模大、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30到50户进行重点扶持50万元。好政策如春风,激发了群众的创业热情。道托镇在后官庄村建立了以食用菌种植大户王伟为主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带动全镇林下经济发展。小店子村农民高成文投资2.6万元,租赁本村杨树荫17亩搞林下平菇种植,找到了致富路。像老高这样规模的示范带头户,全县有300多家。目前,全镇每年制作香菇、平菇菌棒60万只,通过林间空地种植可实现产值 100余万元。 服务带动,带出种养“专业户”。要“鼓”口袋,先“富”脑袋。为做好技术服务,沂水县实行24名业务技术人员包乡镇责任制,通过组织宣传车下乡、赶科技大集、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免费赠送技术信息,并到田间地头无偿提供技术服务。为解决林下菌类种植技术问题,聘请专家为常年技术顾问,在乡镇、村举办培训班,免费培训种植户,现场传授食用菌品种、特性、生长管理等技术,目前共举办培训班30余期,培训农民技术员2200人次。同时,扶持新发展食用菌种植户,做好小额担保贷款、林地承包等协调工作,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努力打造适合群众发展的软环境,使他们成为地地道道的“专业户”。 “推、促、带”三字惠农政策,激活了沂水杨树丰产林、林下经济开发。目前,全县已探索出以“林菌”“林禽”“林药”为重点的发展模式,培育了一批不同类型的林下经济示范园区,打造了“沂蒙山”林下食用菌知名品牌,涌现出了一批靠林下经济致富的典型。目前,全县林下经济面积达 5.6万亩,年产值2.8亿元。 |
【关闭窗口】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