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公开 >> 正文
索引号 1585729837/zfb/2024-0000078 发布机构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公开目录 区县动态 发布日期 2024/03/21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河东区 党建引领社企共建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河东区 党建引领社企共建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当前,正值春耕春种关键时节,在我市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农机隆隆作响,农民们应时而作,绘就出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春耕图”。

14日上午,记者在河东区郑旺镇郭家湾村看到,平坦连片的农田里,村民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马铃薯田间管理工作。“2200亩的马铃薯种植订单,工作量巨大,为抢抓黄金播种时间,我们12台水肥一体机同时运作,用了一周多时间完成了播种。目前我们正组织村民进行田间管理,帮助发芽出苗的马铃薯钻出地膜,快速生长。”郭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郭家湾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振庄说。

一垄垄整齐划一的马铃薯寄托着丰收的希望,绘出村民致富增收新图景。而在几年之前,郭家湾村却还是另一番景象,产业单一化、村集体收入薄弱,村里田地时有撂荒现象发生。

为破解这一难题,郭家湾村坚持党建引领,于2021年8月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托管全村耕地,改“小田”为“大田”,进行连片打造、机械种植,最大化释放土地红利,不断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效益化。

为进一步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郭家湾村联合邻近的邵家湾和杨家湾两个村的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成立了联合社。2023年,该村锚定智慧农业建设目标,以“十大招引,五大创建”为抓手,转变传统耕种模式,依托土地资源优势,与山东九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入合作,采取“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种植马铃薯;并通过对马铃薯基地内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引进智能精准灌溉系统、智慧气象站、无人机巡田等技术,实现了马铃薯的智慧化种植。

“家里的2亩多地全部加入村党支部领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每年每亩除了有800元的保底收入,年底还有分红;平时我还参加合作社劳动,今年从春节到现在就挣了6000多元,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郭家湾村66岁的村民孙志贵高兴不已。

群众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与企业联合发展,群众既能享受到土地收益,又能得到合作社的经营分红。土地全托管还让村民解放出来。为带动村民二次增收,该村党支部在村头开设了“零工市场”,统一组织村里富余劳动力集中务工,让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仅2024年春节前后栽种期累计用工2000人次,群众劳务收入20余万元。除此之外,郭家湾村党支部流转土地36亩,建设高标准种植大棚13个,与鲜花公司合作种植鲜花;投资200万元用于光伏发电项目,同时积极探索蟾蜍养殖产业,村集体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增长,2023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形成的土地规模化种植“郭家湾模式”被河东区在全区推广。郭家湾土地股份合作社获评全市“十佳合作社”,合作社“双向奔富”模式被省农业农村厅推广。

郭家湾村的“蝶变故事”,是河东区聚焦农民合作社发展,助力村民共富、粮食增产、村集体稳定增收的缩影。近年来,河东区坚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经济提速、群众致富的一项重要途径,依托特色主导产业,加强示范引领,强化联农带农,通过推行社企共建、双社“联姻”、多社共建等多种发展模式,有效激发了镇街、村居创新活力,合作社的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临沂日报)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