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
索引号 | 1585729837/zfb/2024-0000040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
公开目录 | 区县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4/05/27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平邑:建设“生态警务” 守护绿水青山净土 |
|
近年来,平邑县公安局针对辖区生态资源丰富、生态保护任务重等情况,认真落实推进“生态警长”机制,全面实施“生态警务”工作,在联勤共治机构建设、“生态警长”牵头引领、协同效能量质提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市年度综合评价中,该局连续两年获得第一名,2023年被评为“临沂市生态警务标兵公安局”。 高位推动 建设“三级联勤”机构 平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警务”工作,多次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落实意见。去年10月18日,率先在全市印发《平邑县全面实施“生态警务”工作方案》,并成立“生态警务”工作领导小组。 在县公安局设立“生态警务”办公室,从县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农业农村局、综合执法局等单位统筹抽调人员按需入驻,联合办公、联勤联动,全域推动“生态警务”工作落实落地;在镇街派出所设立“生态警务”办公室,参照县级模式开展工作;根据全县重点生态资源、重大产业项目(园区)需求,在14个镇街、17个派出所成立联勤共治工作站18个,明确专域警长18名。三级联勤机构支撑、三级警长组织引领、三级部门高效协同的一体化运行,形成了“生态警务”工作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内部融合的整体推进格局。 公安牵头 全面提升协同效能 平邑县明确县公安局主要负责同志为县级“生态警长”,各派出所所长为辖区镇街“生态警长”。 在九间棚、桃峪、五龙湖、八大林场、三处湿地等生态功能区和罐头食品、手套家具、金银花中药等产业园,设立生态联勤警务站,明确专域警长,加强对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及重点项目、产业园区的系统治理,全力服务自然生态环境、法治营商环境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数据赋能 不断提升科技含量 积极推动“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增容扩面,加大视频探头在重点生态林区、河湖、重点工程项目的布点拓面,打通部门数据壁垒。 将水利、国土、应急等检测指标与公安情报线索来源整合,实现数据融合、信息共享、统一研判;实行科技赋能+传统人力资源情报“两条腿”走路,充分发挥无人机巡护优势,不断提高涉生态要素的动态感知能力;广泛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将村干部、综治网格员纳入生态义警、志愿服务队伍,全面掌握山情、林情、环境资源变化。 在广场、公园、湿地等区域,设立普法站、宣传栏,加大生态资源、森林防灭火和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去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宣教活动14次,悬挂横幅105条,发放宣传材料3万余份,群众关注、参与、保护生态安全的意识逐步提升。 多方协作 打好生态保卫战 推动食药环知森融合发展,实现队伍全面融入、警力优势互补。成立涉森林、野生动植物、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知识产权等五个领域打击专班,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类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 深化与检、法机关的沟通会商,完善生态公益诉讼机制。先后组织召开公、检、法协商联席会议15次,形成了法律共识,明确了法律适用,推动案件快诉快判,确保所有案件立得住、诉得出、判得了。去年以来,共侦破生态资源、自然资源类案件35起,部督案件2起,省督案件3起,涉案价值1.1亿余元;端掉犯罪窝点21个,打掉犯罪团伙11个,移送起诉146人,查扣盗挖松树200余棵,放生国家二级野生动物119头(只)。 健全行刑衔接、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与行政职能部门案件双向移送对接顺畅、打击有力有效。与应急、综合执法、林业联合执法联勤联动,开展县镇一体化巡查宣防执法70余次,形成了党政统筹保障、属地执法力量密切协作的良好局面。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平邑县“生态警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生态警长”工作机制,不断探索总结,全面推动“生态警务”工作落实落细;严打严查严防涉生态资源领域违法犯罪,切实守护绿水青山净土,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稳定,为全面推动绿色生态平邑建设贡献公安力量。 (临沂日报) |
【关闭窗口】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