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
索引号 | 1585729837/zfb/2024-0000226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
公开目录 | 区县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4/06/17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沂南:党群“同心”行 乡村有奔头 |
|
沂南县进一步弘扬践行新时代沂蒙精神,深入实施同心共建行动,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党员群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再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干群关系,以“党群同心”新实践重铸基层治理新体系,让广大群众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刚入初夏,青驼镇石义庄村的同心共建项目开始实施,就收到了“礼物”——乡村振兴合伙人山东莱士敦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为其捐助的耕种机械。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凝聚党员、群众、企业各方力量,通过流转土地、盘活资源,实现从小地块的零散种植到大农田规模化发展,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 在同心共建的热潮中,沂南县许多企业纷纷加入,积极探索“政府搭台、村企唱戏、协同发展”的共富新路径,目前已捐助700余万元。 “西大井该淘出来,跟河塘一样整修好”“村里该多设几个垃圾桶”……4月22日,张庄镇新庄村村民在“同心小院”会上提出很多建议,并有专人一一记录下来。“只要是村民的意愿,那村里就马上办。群众所想所盼就是我们村‘两委’的工作方向。”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涛说,村里调用抽水设备,再加上村民自愿报名义务劳动,3天时间西大井就被淘干净了,大家都很满意。 “同心小院”是该县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闲置院落、文化广场等场所建立起来的村民议事阵地。在这里,村“两委”定期或不定期将党员和村民代表组织起来,“面对面”商量村里的大小事,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目前,全县已建设“同心小院”943处,推选3950名农村党员担任胡同长。该县290个村庄利用“同心小院”讨论村级事务等2800余件,实施共建项目275个,参与群众达3.2万名。 今年正月十六,孙祖镇黄庄村的多个同心共建项目开工。项目建设期间,义务帮忙干活的村民围满了各个工地,有的帮忙垒墙,有的运送砂石……“很长时间没看到大家伙这样一起热情干活的场景啦。”村民们都说。 黄庄村作为孙祖镇的同心共建试点村之一,得到来自全县各级各相关部门的扶持和帮助。其中,沂南县总工会下沉成立互助组指导孙祖镇个体工商户成立联合工会,为村民提供创业就业信息咨询、法律援助、权益维护等服务,联络致富能手与村签订协议,驻村直播带货孙祖小米,促进村庄增收、村民致富。 今年以来,在沂南县住建局指导下,孙祖镇开展了“乡村共筑”行动,组织能工巧匠以义务工等形式,参与石墙垒砌、项目施工,共参与垒砌石墙5000余立方米,工程施工700余次,粉刷墙面1万余平方米,总计节省人工费用30余万元。 为了调动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沂南县在全县乡镇村居运行村民美德信用积分制度,将乡风民约和规章制度量化为积分,包括加减分6个大项、30余个小项。各村可以根据本村实际情况进行相关项目、分值的增减以及积分物品的兑换等。目前,该县15个乡镇已设立积分超市310余个,为群众兑换积分2.6万分、物资10.4万元。 为将同心共建行动成效内化转化,沂南县整合资源,设立蒲公英同心基金,打造蒲公英积分超市,成立县乡村积分审核评定小组,对积分靠前的个人、企业等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等,最大限度提高激励效能。 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到最后“一起干”,通过调动群众参与同心共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让群众成为同心共建行动的主导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推动沂南县的基层治理局面大为改善,乡村振兴步伐稳步向前。 (临沂日报) |
【关闭窗口】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