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公开 >> 正文
索引号 1585729837/zfb/2024-0000221 发布机构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公开目录 区县动态 发布日期 2024/06/18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平邑:党群同心应对干旱“烤”验
平邑:党群同心应对干旱“烤”验

临沂市气象台气象资料显示,截至6月12日8时,今年临沂市累计降水116.5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33%,比去年同期减少40%。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让沂蒙大地掀起一股空前的抗旱潮。6月13日,记者驱车赶往平邑县,对郑城镇的抗旱现场进行了实地采访。

上午8时 气温25.8摄氏度

记者在平邑县郑城镇观音山下看到,部分受旱情影响的山楂、桃树叶子略显卷曲;一阵山风吹过,爬满蜜虫的花椒树散发出阵阵香气。“夏至快到了,那时候雨水就会慢慢多起来。”孟现全念叨着,安慰自己也安抚记者。

“这是今夏我浇的第二遍水,花椒产量基本有了保障,就是卖相会差一些。”孟现全是郑城镇城东村小南庄的村民,他告诉记者,自家种了5亩山楂、3亩桃子和2亩花椒。今年,大面积的干旱让一家人的指望受到了严峻挑战,幸好他之前在山腰备了一眼井,勉强能满足果树的灌溉用水。

上午9时30分 气温34.6摄氏度

记者在小魏庄村大田里看到,干枯的麦茬间,新播种的玉米幼苗刚刚抽出三五个新叶;畦垄头,清凉的水流汩汩流进田间。“多亏有了高标准农田的自流水,泵房一刷卡,地头的水就自动灌进地里。”种粮大户张永三说,今年他家种了300亩玉米,面对高温干旱心里很是焦急。

“如果不能及时浇水,这样的小苗几天就干死了。”张永三一边回答记者提问,一边从容整理着水带,内心充满了感激。

上午11时 气温36.8摄氏度

时近中午,在祥和村筑坝蓄水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尘沙飞扬,大型挖掘机的长臂上下翻飞、闪转腾挪,不断将大块的巨石清出河底,渣土被抛向岸边。豆大的汗珠从工人的额头滚落到炙热的石板上,很快又被蒸干。

现场施工负责人李晓介绍,为保证明年灌溉用水和平稳度汛,郑城镇提早谋划,争取赶在雨季来临前完工。现在,工人们抢在上午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段,加班加点作业,确保工程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郑城镇已动员5000余名党员群众投入抗旱一线,37处泵站全部运行,1200多台套设备投入夏播夏种,近4万亩农田灌溉得到有效保障。祊河两岸、昌里水库南部农田旱情得到全面缓解,居民吃水未受影响。

(临沂日报)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