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公开 >> 正文
索引号 1585729837/ynx/2024-0000049 发布机构 沂南县
公开目录 区县动态 发布日期 2024/08/02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沂南县:深化企业群众需求侧改革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助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沂南县:深化企业群众需求侧改革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助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沂南县在总结前期全省政务服务“一链办理”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突破口,聚焦企业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上下左右联动联通,刀刃向内再造流程,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成”。今年以来,办理高频“一件事”1500余件,平均每个“一件事”集成事项6项,压减材料12份,压缩时限5个工作日,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一、再造服务流程,实现“一件事”手续办理集成化

破旧立新,对国家和省、市部署的“13+100+8”个“一件事”主题服务重点突破,从“多个窗口、多套材料、多次办理”变为“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次办好”,重塑办事流程,合并办事环节,最大限度地删繁就简、质效并增。一是整合关联事项,实行“一窗受理”。把多部门办理事项整合成“一件事”,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对“一件事”关联事项的审查依据、行业标准等进行综合研判、条分缕析,形成“一件事”办理事项清单,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受理”专区,对所有 “一件事”集中受理。二是合并申请表单,打造“一张表单”。对每个“一件事”涉及多个许可事项的申请表单合并去重,形成一张申请表单;将涉及的材料进行精简、整合,形成一套材料,能通过数据共享、部门核验等方式免予提交证明类材料一律剔除。三是优化办事流程,实行“一次办好”。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服务模式,强化部门联动,整合办事服务,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高效便捷。比如,以前办理眼镜验配经营需要到行政审批、消防救援、市场监管等3个部门,提交26项材料,现在整合成为眼镜验配“一件事”后,只需到专区提交16项申请材料即可完成申请受理,经后台分类审核后,统一在专区出件。材料压减率超过30%以上,审批用时由10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极大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办事成本。

二、线上线下融合,实现“一件事”办事渠道多元化

数字赋能,推进数字化快捷办理,从线下单线办到线上线下双线办,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服务体系,为“高效办成一件事”插上“数字翅膀”。一是联通县域网络成体系。运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实现52个县直单位、15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0个基层派出所、17个金融医疗服务网点全覆盖,打通部门信息联通壁垒和县乡层级阻隔,解决县内上下贯通、横向联通堵点,实现政务网络互联互通。二是搭建网办渠道增便利。依托“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配置网上联办流程,推出121项“一件事”场景,提供场景式、主题式服务菜单,实现“一点即达、一键联办”,为企业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办事服务。三是实施云上踏勘提效率。对“一件事”涉及的农药经营许可、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等32个事项,实行事前“云”指导,事中“云”踏勘,事后“云”复查,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提升“一件事”审批效率。比如,诊所备案“一件事”涉及诊所备案、医师执业注册、放射诊疗许可等6项许可,依托“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全程网办,其中放射诊疗许可通过“云踏勘”系统实时定位、视频连线、电子签名等功能,实现“足不出户随时办”,完成“一件事”跑腿次数减少80%以上。

三、完善推进机制,实现“一件事”部门联动一体化

协同联动,强化部门信息共享,针对每个“一件事”建立一体推进的闭环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各环节快速衔接、闻令而动,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一是双容机制提效能。推行“双容双承诺”模式,允许企业容缺、政府容错,政府部门和企业签订“双向承诺书”,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容缺后补存在的潜在风险。二是帮办代办增服务。加快“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迭代升级,全县136名沂蒙红帮办代办人员走出窗口、走入群众,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3600余次“面对面”“点对点”服务,让“最后一公里”成为“最畅一公里”。三是审管联动聚合力。依托全市一体化审管联动平台,加强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高效联动,构建审管信息互联共享、业务办理协同联动、监管结果闭环互认的“审管服”联动模式,今年以来推送审批信息1.7万条。在实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一件事”后,对于低风险项目实行容缺受理,手续办理时限由4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审批部门及时向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推送审批信息,监管部门对容缺项目进行重点监管,保障项目低风险运行,早开工生产。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