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公开 >> 正文
索引号 1585729837/ynx/2024-0000056 发布机构 沂南县
公开目录 区县动态 发布日期 2024/08/28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沂南县马牧池乡:深挖红色资源创新发展路径 以场景换新推动红色文旅深度融合
沂南县马牧池乡:深挖红色资源创新发展路径 以场景换新推动红色文旅深度融合

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所在的常山庄村,是沂蒙山区传统村落,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沂蒙精神”重要发源地。在旅游区建设过程中,按照“生态为本”“社会效益为先”的发展理念,遵循保护性开发原则,对革命文物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开发和利用,建设成为一处集红色旅游、绿色养生、影视拍摄、红色教育体验、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成功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实践教育基地,被中共山东省委确定为全省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近年来,沂南县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深挖红色资源,创新发展路径,打造可观、可听、可体验的文化旅游场景,推动红色文旅深度融合。

坚持守红创新,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在持续打磨提升《沂蒙四季》项目和沉浸式小戏小剧演出的基础上,倾力打造的全国唯一性真枪实弹沉浸式体验项目《重走支前路》。项目投资500余万元,打造以淮海战役沂蒙支前情景为依托,以游客在主要角色带领下共同完成运输、救护等支前任务为情景主线的大型沉浸式体验场景。“重走支前路”新建长达两公里的沿线道路和三大体验区,以及气体控制室、音响控制室、炸点设备、道具库、耗材库、设备库、换装间、保障清洗区等配套设施;精心打磨剧本,组建36人的专业演员团队,打造拥军支前氛围。全程体验时长60分钟,分为支援物资准备、躲避风险、参与战斗三个场景,通过实战演艺和戏剧情节,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拥军支前过程,深度感受“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试运行十余天,被多家旅行社、红培机构预定,参与体验游客已达三千余人,成为沂蒙红色文化创新转化新模式。

突破影视产业,打造北方一流影视拍摄基地。目前旅游区已建成红色影视风情街、明清主题影视街、民国主题影视区等多种风格的影视拍摄区,并建成了乡村、城市、战场等主要拍摄场景一百余处,基本满足革命战争戏、新农村建设及年代剧等多种题材的影视剧拍摄需要。近年来,景区强化同热播剧《狗剩快跑》和在拍剧《生万物》等剧组的合作交流,持续优化影视拍摄场景,新建800平方米的新地主大院,改造场景院落16处;配套大型道具库、影视服装供应、群众演员招募等影视子产业,完善车辆、餐饮、住宿、外景地等一系列影视拍摄配套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聚力打造“南有横店,北有马牧池”的影视产业格局。

做好多元融合,丰富文化旅游体验业态。全力拓展丰富红色文化体验业态,将纳军鞋、唱红歌等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互动式体验。针对青少年群体特点,开展“吃一顿支前餐,唱一首红色歌曲,听一场红色报告,看一场红色电影,演一次红色实景剧,写一段心灵感悟”等“六个一”实践教育,增强红色教育的渗透性和感染力。同时全新打造“拥军支前街”,沿线设置“沂蒙颂”熬鸡汤体验馆、泥塑院、木板年画、编草鞋、煎饼体验馆、豆腐体验馆六个体验场景,游客可以边看、边学、边干,在劳动中回味沂蒙老味道,找寻年代记忆。

下一步,沂南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市聚焦高品质发展、聚焦大众旅游个性化发展、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启动凤凰阁景观和多功能服务中心建设两个项目,不断优化景区外围环线文化氛围,提升综合服务接待能力,打造集红色旅游、绿色养生、影视拍摄、红色教育体验、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休闲度假旅游区,为塑强“红色沂蒙 时尚临沂”文旅品牌贡献红色力量!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