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
索引号 | 1585729837/zfb/2024-0000190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
公开目录 | 区县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4/12/16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沂南:惠民政策落实好 群众修路热情高 |
|
12月1日,天气晴好,在沂南县湖头镇黑牛石村户户通硬化路建设现场,工程施工人员正忙着压实路基、浇筑水泥,各项工作都热火朝天、有条不紊地进行。 今年是“四好农村路”建设十周年。10年来,沂南农村公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又一条美丽的“四好农村路”在乡间沃野跨越与延伸,公路路面由窄到宽、公路等级由低至高。全县累计建成农村公路3000公里,全县所有建制村实现“户户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车”,村民出行条件进一步改善,真正实现了“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公交,物流到家门”的生活愿景。 建成3000公里农村公路,这一数字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究其原因,“群众修路的意愿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沂南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卢维昌这样回答。卢维昌告诉记者,沂南县抢抓国家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和“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战略机遇,在全县上下掀起了一轮轮农村公路建设高潮。但在工程建设中,该县不搞“一刀切”,而是把最想修路的镇村纳入优先规划,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双堠镇上硠村地处沂南、蒙阴、费县交界,距205国道仅2公里。但这2公里有时候也成了村民们出行的“拦路虎”。在村里未修硬化路之前,该村青年王玉才结婚时正赶上下雨,道路泥泞,送亲车队在乡亲们用玉米秸铺垫后的路上行驶了1个多小时才顺利到家。 同是双堠镇的仲山村,也因交通不便,农产品销售价格硬是比别的村低很多,村民吃尽了路不好的苦头。 上级农村公路建设政策出台后,这些村的群众修路热情空前高涨。乡镇政府及时派人靠上,帮助村里出主意,想办法。村组织通过召开“三会两组”会议,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一事一议”,按照民主决策程序,解决工程的用工和用料问题,并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意愿和承受能力,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筑路积极性。在确定修路计划后,上硠村仅用十几天就备足了工程所需用料。 群众有需要,政府就得靠上工作。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中,沂南成立了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各乡镇也相应地成立了建设指挥部,通过召开动员大会,统一干群思想,加快工程建设。针对困难较大的镇、村实行了包扶责任制,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造势升温。 修路资金短缺怎么办?沂南县坚持实施多元筹资,有效解决资金难题。在上级资金补助的基础上,该县财政拿出1亿多元用于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先后开工建设了山青公路、卧龙源环山公路等重点交通建设项目。通过延伸资产融资链条,建立长效筹融资机制,为交通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财金集团、土发集团等筹措资金先后建设了朱家里庄片区、城乡融合片区、东高庄片区等道路65公里。加大对户户通硬化路建设资金补助,拿出6000万元用于以奖代补,累计建成户户通道路750万平方米。 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大,涉及房屋拆迁、果园砍伐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岸堤镇冯家庄村在修建镇村公交公路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出动宣传车,印发明白纸,广泛宣传农村公路建设的政策,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变“要我修路”为“我要修路”。在道路修建过程中,冯家庄全体村民以大局为重,该拆的全拆了,该伐的全伐了,无一个“钉子户”,无一人上访。 修一条公路,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群众。“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让沂南百姓的幸福路走得更顺、行得更稳。 (临沂日报) |
【关闭窗口】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