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
索引号 | 1585729837/zfb/2025-0000049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
公开目录 | 区县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5/02/13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他乡闪耀的“流动名片” |
|
清晨六点,当城市还在沉睡时,流动党员张学林已骑上电动车,前往亭林医院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从协助患者取号到提供温馨指引,他乐此不疲。这样的志愿服务,松江党总支已坚持了一年多,得到了医院和患者的广泛赞誉。上海市金山区兰陵县驻沪党委松江党总支的流动党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流动堡垒”的内涵。 志愿服务只是兰陵流动党员融入他乡的一个缩影。在上海,流传着“一天不见鲁Q,吃菜就犯愁”的说法。大量兰陵人在党员们的带动下,合力供应着新鲜蔬菜,保障着城市的“菜篮子”。 驻外流动党员管理是个新课题,如何让外出党员深度融入就业所在城市,考验着党员流出地党组织的智慧。近年来,兰陵县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机制,通过成立驻外流动党员党组织,将党建的触角延伸至异乡,不仅服务了当地社会,也回馈了家乡,成为展示沂蒙革命老区新形象的“流动名片”。据统计,兰陵县目前在沪流动党员已达396名,先后建立起12个基层党组织。 离家不离组织,流动党员的归属感不能缺失。兰陵县驻外党组织积极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松江党总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题党日、党员学习等活动,并邀请“中国好人”彭亚芳为党员上党课,增强党性教育。徐汇党支部书记刘保珠介绍,考虑到流动党员居住分散,他们常常利用非工作日齐聚学习,增强了党员的凝聚力。 在此基础上,兰陵县驻外党组织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多措并举,优化管理,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为提升驻外党组织的管理效能,兰陵县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互联网资源,推出了“在线学习、在线辅导、在线监测”的网上教学模式,确保党员应学尽学。同时,各驻外党组织还积极与当地单位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管理效能,还促进了驻外党组织与当地社会的深度融合。兰陵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与当地农业银行开展党建联建,共同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青浦党支部则积极参与所在地党支部的活动,计划邀请当地党组织参观上海沂蒙精神展馆,宣传推介兰陵。在杭州,兰陵县驻浙流动党员和老乡受邀参观当地村居发展,亲身感受新面貌、新变化,增强了自豪感和归属感。 驻外党组织不仅是流动党员的“家”,更是解决老乡难题的“娘家”。党组织的成立给外出务工群体带来了极大的益处,通过系统的党员教育学习,引导在外兰陵人积极向上、向善。在化解矛盾方面,党组织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成功调解了多起老乡间的纠纷。 兰陵县还为驻外流动党员群众提供了政务服务“沪鲁通办”帮办代办服务,实现了上海和家乡政务服务的“跨省通办”。各驻外党组织还采取“网格化管理、量化式督导”的方式,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全力解决务工经商群众的实际问题。 这些贴心的服务和关怀,不仅赢得了流动党员群众的认可,更深深地触动了在外拼搏的兰陵人内心浓厚的故乡情。春节前夕,在外创业的兰陵人积极回馈家乡,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军峰党支部书记周军代表党支部捐赠了生活物资,为家乡群众送去温暖。驻苏流动党员党委昆山党支部流动党员李志军走访慰问了70余名党员群众,送去生活必需品。这些在外打拼的兰陵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回馈,让家乡人民感受到了阵阵暖意。 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兰陵县流动党员和老乡们,正以实际行动在他乡发光发热,不仅为当地发展贡献了力量,也为家乡赢得了良好声誉,让沂蒙精神在异地他乡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临沂日报) |
【关闭窗口】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