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公开 >> 正文
索引号 1585729837/ynx/2025-0000007 发布机构 沂南县
公开目录 区县动态 发布日期 2025/09/09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沂南县砖埠镇:“智圣甜缘”里的第一书记答卷
沂南县砖埠镇:“智圣甜缘”里的第一书记答卷

漫山的鲜花密密匝匝,起伏的山丘桃子颗颗饱满,工厂的机器震耳隆隆作响,文化广场上,孩子们嬉笑玩耍……漫步在沂南县砖埠镇“智圣甜缘”片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缓缓铺陈开来。

砖埠镇是一代贤相诸葛亮的故里,也是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祖居地。曾经,这里的村庄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单一,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去年来,砖埠镇以省委组织部选派侯长蓬、常秀东、单良、郭力新四位第一书记帮扶为契机,以“智圣故里 莓好砖埠”为发展定位,组建“智圣甜缘”乡村振兴片区。在第一书记帮助下,片区以融合发展、片区推进、跨村联建、合伙共富、同心共建五项机制为抓手,统筹推动组织联合、产业联育、治理联动,实现村庄发展由“单个富”到“连片富”的转变。

党建融合聚力,点燃片区发展引擎。2023年冬,第一书记们驻村报到,发现片区内村庄发展都是“单打独斗”,各管各的人、各办各的事,由于资产资源不整合、政策资金不聚合、村庄发展不融合,难以形成“握指成拳”的放大效应,致使村庄之间发展差距大、集体经济增收难等问题突显。“我们必须凝聚工作合力,在片区内组建联合党委,以党建联合,推动资源整合、产业联育,实现村庄抱团发展、乡村连片振兴。”诸葛村第一书记侯长蓬斩钉截铁地说。

在第一书记的推动下,片区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似、人文相通”的原则,组建了涵盖诸葛村、莲花山村、朝阳村、临河村等4个行政村的联合党委,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联合党委职责,推动各党支部由“封闭运行”转向“融合并进”。同时成立片区指挥部,创新“联合党委+指挥部”运行机制,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布局、产业项目一体实施、社会治理一体推进,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片区发展优势。

“基础建设是片区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我们工作的突破口。这条两横三环五纵的环山生产路,极大地解决了桃农上山路难走的问题,圆了村庄几代人的梦想”,莲花山村第一书记常秀东看着忙碌的桃农,富有深意地说。去年以来,在“联合党委+指挥部”的强力推动下,通过政策汇聚、资金整合、力量聚合,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12个,共整修排水沟渠8千米,硬化道路20余千米、绿化3920平方米、栽植苗木2万株,打造“微景观”“口袋公园”6个,片区村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升,为村庄筑牢了产业发展的基石。

产业多元拓展,打造乡村致富链条。在临河村共富工坊内,焊花飞溅、机器轰鸣,大大小小的零部件正在经过一道道工序的加工。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产画卷。

2024年春节前夕的在外人才座谈会上,大家纷纷表示希望能在家门口就业,赚钱养家的同时可以多陪伴家人。村民的期盼更加坚定了第一书记发展产业的决心。说干就干,他们带领村“两委”成员逐街巷摸排村庄闲置建设用地和闲置宅基地,对可利用地块在地图上详细标记,并多次召开联合党委会议商讨、规划车间建设事宜,最终确定了以诸葛村改造闲置厂房,莲花山村、朝阳村、临河村拆除闲置宅基地的方式,建设共富工坊4处。目前,诸葛村、莲花山村、临河村的共富工坊已建设完成,并依托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搭建了村企携手共建平台,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下沉村庄,带动100余名村民就业,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5万元,全面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

为了解决土地闲置浪费、分散经营效益低、流转秩序不规范等问题,联合党委以深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建立了合作社、企业院所和村庄群众的多方利益联结关系,探索实施了土地托管、订单经营、产业链下沉等多种发展模式,流转土地600余亩,同时建立“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经营体系,推动片区全员参与、资源整合、效益提升。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促进共富的重要引擎。片区依托诸葛亮文化资源优势,以农业为基础、文化为灵魂、旅游为纽带,积极实施诸葛故里改造提升项目。要擦亮诸葛故里这张名片,让诸葛文化成为致富的“金招牌”,这是侯长蓬书记的心头大事。为此,他多次奔赴省文旅集团沟通协商,最终促成县里与山东文旅集团签订诸葛故里合作开发协议,并推动完成了项目整体规划。目前,项目核心区188个村民院落拆除工作基本完成签约,安置区11栋住宅楼即将竣工。

治理协同创新,构建基层善治格局。“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村民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为推动和美乡村共建共享,让村民幸福感、获得感可感可及,第一书记们积极响应市委党群同心新实践工作要求,在片区村开展同心共建行动。

群众之事无小事,要做实做好同心共建,就要以村庄发展需要和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从群众身边的实事入手。第一书记组织村“两委”成员、“三大员”、胡同长等通过入户征求意见、村民夜话讨论、微信“码上提”等方式,收集群众对村庄发展的意见建议178条,参与群众3500余人,激发了群众乡村振兴“主人翁”意识。通过召开联合党委会议,共同商讨村民建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终通过梳理整合确定了包含搭建同心舞台、建设文化广场、修建停车位、整治老旧汪塘、硬化生产道路等40余项民生实事,并创新“七个一点”共建模式,在片区联合党委推动下,实施共建项目16个,募集同心资金65万元,撬动社会资本650余万元,有效解决乡村建设资源浪费放任和建设成本高等问题。

为更好激发村民参与村庄发展的积极性,联合党委深化探索积分制管理模式,因村制宜设立蒲公英积分超市,推行以贡献得积分、以积分兑奖励的激励措施,拓展了积分运用场景。去年,在同心共建贡献突出的榆林村村民杨凤忠,参加了县总工会组织的赴青岛免费疗养。同时,联合党委注重把弘扬本土文化、做精网格管理有效嵌入,通过深入挖掘诸葛亮、颜氏家风家训,融合“12345热线·首发”“一站式”矛调、村规民约、执法力量下沉等有效治理手段,打通了基层自治、德治、法治“三个体系”,实现党群思想同频、行动同力、乡村共治。

如今,砖埠镇乡村振兴的故事仍在续写,这片土地正着力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稳步迈进,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四位第一书记的足迹深深镌刻在田间地头,而村民的笑颜则成为最动人的答卷。

展望未来,“智圣甜缘”片区将以更坚定的步伐,在融合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让乡村振兴的果实甜在心头、惠及长远。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