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环境保护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临沂环保热潮,持续“燃烧”

环保人,一直在路上

4日上午,一阵大雨突然而至,临沂经开区环保分局信访科科长徐嘉斌此时却走出单位,冒雨走上执法车,开启了一天的环保执法工作。“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环保执法工作都要赶到现场。”徐嘉斌说。

当天徐嘉斌执法的重点是联合芝麻墩街道环保所工作人员,对街道内的散乱污企业集中查处。排查过程中,每到一处加工厂,徐嘉斌都会细致地查看企业的环境问题。对于发现的企业位置未能远离居民区、未能安装污水处理设施等问题都向企业负责人一一告知,对未能取得环评手续的散乱污企业均实行“两断三清”(断水、断电、清设备、清原料、清产品),让环境违法企业无处遁形。

为了应对违法分子越来越隐秘的“猫鼠游戏”,几乎每一个环保人每周都会参与一两次夜查,熬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

“我们环保工作比较特殊,有些污染企业白天不敢生产,专门等到深夜开工,所以必须夜查才能当场查到违法企业的违法行为。有时举报人凌晨一点打来电话反映污染情况,我们也要赶到现场查看。”徐嘉斌的日常工作正是所有临沂环保人的缩影。

临沂人也许不会忘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天空的蓝色越来越少。2015年,我市全面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向沂蒙人民庄严承诺:以必胜信念向雾霾宣战,以实际成效向人民交卷……

同年2月底,我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围绕工业污染治理、优化产业布局、能源结构调整、城市扬尘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餐饮油烟治理、生态保护和建设、重污染天气应急等8项重点集中整治。

“沂蒙蓝”,有数据佐证

2015年,全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四项指标同比分别下降17.4%、17.1%、40.0%、17.2%,分别居全省第1、1、1、3位;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7位,改善幅度居全省第1位;获省生态补偿金约1471万元,居全省第1位。

2016年,全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四项污染物浓度指标同比分别下降11.8%、9.9%、19.4%、8.3%;综合指数居全省第7位,改善幅度居第6位;获省生态补偿金约1494万元。经过两年的合力攻坚,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沂蒙蓝”从此常驻沂蒙。

今年确保完成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目标

2017年,是大气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关键一年。面对如此重要的时间节点,我市继续咬定目标不放松,出实招、求实效,敢碰硬、勇担当,确保完成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目标。

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环保突出问题整治和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并召开高规格全市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行动推进大会,要求自我加压,对标施策,坚决将污染治理到底。

除此之外,截至目前,我市先后三次召开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调度会议,定时调度攻坚行动进展情况,从思想上再加压、行动上再加紧、问责上再加严,为下步攻坚指明更清晰的方向、安排更明确的任务,全市上下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的热情持续“燃烧”。

为巩固攻坚成果,市环保局每月都要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全市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并通过微博、微信直播。每月都要通报全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并要求镇街综合指数连续2个月位于后3位的公开约谈;连续3个月位于后3位的,实行挂牌督办、区域限批;连续3个月退出后3位,经申请核准后解除挂牌督办、区域限批。

2017年以来,已对3个镇街实施挂牌督办,2个镇街区域限批,约谈5个市直部门、5个县区、2个镇街。

沂蒙晚报记者 付茜 通讯员 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