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策文件 >> 正文
标题 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索引号 1440153660/jtysj/2025-0000032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机关 发文字号 临交办字〔2025〕24号‍‍
成文日期 2025-07-18 发布日期 2025-07-18
统一编号 效力状态
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临交办字〔2025〕24号

 

各县(区)交通运输(分)局,各机关科室、局属单位:

   现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临沂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7月1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省交通运输厅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交通运输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道路运输

1.拓展国际道路运输业务。引导企业申报国际道路运输备案许可,协调省厅加快国际道路运输企业备案审核,支持民营企业拓展国际道路运输业务,争取对新开拓通道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2.提升国际道路运输通关便利性。充分发挥国际公路运输(TIR)临沂集结、便利服务、车辆核查“三中心”作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强与满洲里、霍尔果斯等边境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对接交流,建立车辆通关问题协调机制。

3.构建国际道路运输救援体系。境内加强与重汽、一汽等车企合作,在满洲里、霍尔果斯等边境口岸设立车辆维修网点。境外引导临满欧、中安国际等企业组建互助救援车队,高效处理车辆微小故障,帮助企业降低维修救援成本。

4.指导国际道路运输企业抱团发展。推动成立国际物流协会,制定《临沂国际物流服务标准》,搭建交流平台,共享发展经验,促进互帮互助。

二、推动民营企业享受交通政策红利

5.支持申报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加大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政策宣传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指导做好申报工作,加强与省厅沟通对接,积极争取民营企业入选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并享受奖补资金。

6.推进“两新”政策更好惠及民营企业。制定老旧营运货车、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报废更新工作方案,明确申报流程,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对有报废和更新需求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引导水运企业参与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等工作,全面享受“两新”政策红利,推动营运船舶更新升级。

7.实施助企攀登专项行动。完善交通运输“龙头、规上、准规上、幼苗”四类企业动态成长清单,实施精准化梯度培育,助力民营企业升规纳统,争取规上企业奖补资金。

8.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巩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成果,争取融合发展线路奖补资金,实现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关业务的有机融合,促进人员、车辆和设备整合共享,为民营企业增收。

三、助推民营企业降本提质

9.支持企业扩能升级。充分发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政策的“提级提速增信”带动作用,积极争取延续政策,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倾斜,帮助民营企业由“小散弱”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蜕变。

10.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大力发展“海铁联运”,争取临沂至青岛港往返“五定”班列,积极协调国铁集团、国铁济南局,推动“海铁联运”运价下浮64%以上,研究出台“海铁联运”补贴政策。

11.帮助企业拓展货源。深化与山东港口集团合作,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推进港务、船务、关务前移,将临沂打造成青岛港“第六港区”,争取青岛港开展港口过境积压货物临沂换装,为民营企业争取更多货源。

12.助力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积极争取龙头物流企业在临沂布局区域总部、数据中心、结算中心等,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带动本地民营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13.减免通行费用。落实山东省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对行驶山东省高速公路安装ETC设备的货车用户,实行85折通行费优惠,执行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四、拓展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渠道

14.吸引企业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立民间投资重点交通项目数据库,积极向民营企业宣传推介,吸引民营企业参与。探索实施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与沿线公路驿站、充换电设施、停车场等资源开发类项目的打捆包装、共同开发,开拓“路衍经济”融资新渠道。

15.支持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破除招标投标隐形壁垒,禁止设置或变相设置限制民营企业投标的条款;支持民营企业之间、民企与国企组成联合体,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标。

16.强化信用评价结果运用。对信用评价等级高的民营企业,鼓励招标人采取增加投标标段、降低投标保证金等优惠措施,对依法必须招标的政府投资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

17.破解企业筹融资难题。借助一揽子金融政策实施机遇期,积极拓展交通运输领域筹融资渠道,搭建政金企合作对接平台,吸引民营企业参与平台合作。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信息,促进金融资源与交通运输发展高效匹配。

五、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18.持续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实现道路运输经营业务、营运车辆证照、从业人员资质等“跨省通办”“一网通办”业务全覆盖,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便利。

19.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将巡游出租汽车更新换证年审、机动车维修经营等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试点纳入省级试点,实现办事材料、办理流程、办事环节压减50%以上。

20.优化完善诉求解决机制。畅通12345、12328等诉求渠道,持续完善快速处办机制,不断提高热线的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实现工单“提质降量”,大力推行交通物流矛盾四级调处机制,推进企业诉求向未诉先办转变,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

六、提供护航民企法治保障

21.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制定规范交通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建立涉企“执法、检查、服务”三张清单,实现“清单之外不入企”。科学制定检查计划,实行分级分类监管,打造“事前备案、入企扫码、线上记录、监督评价”入企检查闭环机制。

22.整治涉企执法不正之风。开展整治突出问题规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着力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涉企执法领域不正之风,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23.积极推行“说理式+服务型”执法。树牢执法为民理念,进一步完善“说理式”执法链条,将说理和普法贯穿于执法全过程。制定免罚轻罚清单,明确不予处罚65种、减轻处罚27种情形,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或减轻处罚,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