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解读 >> 部门政策解读 >> 正文
索引号 1360274559/mzj/2025-0000090 发布机构 临沂市民政局
公开目录 部门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5-05-29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政策解读丨关于《关于转发鲁民〔2025〕18号文件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 的解读
政策解读丨关于《关于转发鲁民〔2025〕18号文件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 的解读

近日,市民政局联合市残联转发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有关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现作如下解读。

一、政策背景及依据

困境孤独症儿童因家庭贫困、康复资源不足等问题,面临生存保障与成长发展的双重困境。2024年12月,民政部、中国残联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将困境孤独症儿童列为重点保障对象,明确要求各地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兜底保障并完善融合服务体系。2025年3月,省民政厅、省残联联合转发文件,并提出更高、更细的任务要求。为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安排,进一步做好我市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市民政局会同市残联立足临沂工作实际,印发本《通知》。

二、目的意义

困境孤独症儿童在成长道路上普遍面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难题,是全社会应给予重点关注和关爱帮扶的特殊对象。做好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所在,不仅关系儿童切身利益和健康成长,承载着困境孤独症儿童家庭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更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三、适用对象

困境孤独症儿童是指困境儿童中确诊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

四、主要内容

《通知》共四部分内容。

(一)抓好全面摸排建档。摸排走访孤困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等各类困境儿童,对发现的疑似孤独症儿童,动员引导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到医疗机构对困境儿童进行筛查,确保摸清底数。

(二)优化深层服务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境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纳入民政政策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范围。高标准提升全市定点康复机构建设,为困境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康复训练和照护技能培训等服务。

(三)畅通多元关爱渠道。依托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站点,联合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加大关爱帮扶,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生活帮助、心理疏导、亲情陪伴、走访探视等服务。

(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将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统筹纳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和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长期推进,加大孤独症知识及康复救助政策宣传,构建全链条关爱服务体系,形成家庭、政府和社会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五、核心政策问答

(一)困境孤独症儿童指的是哪一类群体?

答:困境孤独症儿童是指困境儿童中确诊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

(二)困境孤独症儿童如何进行全面摸排建档?

答:残联组织要聚焦孤独症专业知识和康复救助政策等,为儿童服务队伍提供专题培训、政策指导和技术保障,为他们更专业、精准地摸清底数提供支持。民政部门组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和志愿者动态走访摸排各类困境儿童,对发现疑似孤独症儿童,动员引导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到医疗机构对困境儿童进行筛查。

(三)困境孤独症儿童可以享受哪些救助保障政策?

答: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境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分类纳入民政政策保障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范围。残联组织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妇幼保健院等机构认定为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方便孤独症儿童就近就便接受康复服务;为确诊患有孤独症的困境儿童提供个性化康复训练等服务,加强家庭照护技能培训,合力做好困境孤独症儿童全周期关爱帮扶。

(四)困境孤独症儿童有哪些关爱帮扶措施?

答:将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统筹纳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和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协同推进。加大孤独症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孤独症家庭早期干预意识。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为社会困境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和照护技能培训。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关爱服务工作,为孤独症儿童及家庭提供生活帮助、心理疏导、亲情陪伴、走访探视等服务。

 

关于转发鲁民〔2025〕18号文件 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