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公开 >> 正文
索引号 1181226761/jrb/2025-0000016 发布机构 中共临沂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公开目录 业务动态 发布日期 2025/03/13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临沂市:弘扬红色金融文化 贡献沂蒙金融力量
【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临沂市:弘扬红色金融文化 贡献沂蒙金融力量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了“五要五不”实践要求,为金融系统注入了传承传统、积极向上的文化基因。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齐鲁大地深培厚植,现推出“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专栏,展示各金融单位学习贯彻成果,推动形成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浓厚氛围。

临沂市将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作为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具体举措,坚持从百年党史和红色金融史中振奋精神、汲取力量,在全市上下掀起传承红色金融文化热潮,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文化环境。

01红心领航,把牢金融工作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临沂是沂蒙精神的发源地,也是北海银行总行的所在地,老一辈北海银行人铸就的“勇于创新、为公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与沂蒙精神一脉相承,是沂蒙精神在经济金融领域的生动体现和实践诠释。临沂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将传承沂蒙精神作为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中之重,在全市金融系统开展推进“党群同心”新实践、实现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活动,依托北海银行红色历史打造红色金融教育基地,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作为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领会“五要五不”的精髓要义,确保金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02匠心立业,推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是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应有之义。近年来,临沂市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以建设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为引领,持续加大金融资源要素投入,金融“源头活水”作用不断凸显。2024年全市贷款余额达10910亿元,较年初新增882亿元。首创“美德+积分+金融”模式,从社会价值视角重塑金融价值定位,累计转化贷款334亿元;出台科技积分金融转化、工业企业精准画像、“沂蒙金融会客厅”等系列政策措施,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红色E贷”“绿色青山贷”“银龄安康”“家庭安康”“双社联合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金融产品,推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木业共保体、电梯“保险+服务”、长期护理保险等一系列创新做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03清心育人,打造沂蒙红色金融品牌

临沂市坚持以文化人,发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铸魂育人作用,深入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三年行动。组建沂蒙清廉金融宣讲团,用好山东银行保险业清廉金融文化教育基地,向全市金融机构发出《同心协力共创共护“红色沂蒙·清廉金融”文化倡议书》,教育引导广大金融干部知纪、明纪、守纪。推动金融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开展“净化营业场所 规范金融秩序”专项行动,出台“十严禁十不准”清单,严格规范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竞争行为。严密防控中小金融机构和重点企业风险,狠抓不良贷款化解,保持非法集资严打态势,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以沂蒙红色金融品牌为引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切实将金融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