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公开 >> 正文
索引号 1585729837/yyfz/2020-0000087 发布机构 临沂市渔业发展保护中心
公开目录 部门计划总结 发布日期 2020/01/17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临沂市渔业发展保护中心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临沂市渔业发展保护中心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2019年,市渔业发展保护中心认真落实“工作落实年”“改革推进年”各项要求,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蒙高地,聚焦渔业新旧动能转换,实施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全年实现水产品总产量12.1万吨,水产品总产值28.9亿元,继续保持全省内陆地市第二位。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贯彻实施《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展大水面生态增养殖,指导大中型水库春季生产性放流鲢鱼、鳙鱼等鱼种3300多万尾。繁育大银鱼受精卵7亿粒、“四大家鱼”等10多亿尾;指导建设育繁推一体化商业育种体系,繁育鲟鱼、加州鲈优质苗种(卵)5000余万尾(粒)。鲥鱼首次人工繁育成功,繁育200多万尾。编制完成了《临沂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年)》。

(二)休闲渔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休闲渔业项目融入田园综合体建设,选派3名干部帮扶压油沟田园综合体兰陵湖国际休闲垂钓基地建设。朱家林田园综合体“渔乐高湖”垂钓小镇项目,已完成垂钓俱乐部、4个国家级标准钓池等建设。沂蒙风情谷田园综合体“渔歌小镇”项目,建成观赏鱼养殖繁育车间3800m2,并开展观赏鱼养殖繁育和网上销售,峙密山居项目正在建设。指导蒙阴县建成休闲渔业文化产业园1处。在兰陵县压油沟成功举办了2019第六届中国·临沂休闲垂钓大赛。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定在全国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人才培训班暨全国休闲渔业高峰论坛上就临沂经验作了典型介绍。观赏鱼产业迅速发展,全市观赏鱼养殖面积4000余亩,效益不断提升。我市浩天锦鲤在中国锦鲤第二届神阳杯幼鲤大赛、江苏省首届全国锦鲤大赛荣获全场总冠军。

(三)品牌建设逐步加强。召开“沂蒙有机水库鱼”品牌落地落实工作座谈会。组织有关企业,参加了珠海2019年亚太水产养殖博览会、第七届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会、山东(临沂)食品产业博览会等,在北城新区齐鲁园广场、东方购物中心等举办了“沂蒙有机水库鱼”系列展销活动。

(四)资源保护不断强化。主动落实“河长制”有关责任,在沂河、祊河临沂城区段实施城市内河水生态及渔业资源修复试验项目,向生态修复区内放流滤食性鱼种3万余尾。实施“放鱼养水”工程,在沂河、岸堤水库等开展公益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放流净水鱼类2300多万尾。积极配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开展主城区重要水域违法违规涉渔活动集中整治行动。连续9年成功举办中国·沂河放鱼公益活动,并被新华社以《山东临沂:增殖放流 保护生态》为题作了专题报道,浏览量已愈50多万人。

(五)科技支撑能力持续提升。在6个县实施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建设渔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6个,培育科技示范户600个,辐射带动养殖户3000户。实施省鱼类创新团队临沂试验站项目,试验推广并建设17条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跑道养鱼”)设施。成立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渔业分团,到一线开展技术服务70多次,为渔民群众挽回病害损失1500余万元。

(六)乡村振兴工作持续发力。成立市渔业发展保护中心乡村振兴服务队,对口帮扶兰陵县苍山街道5个村,通过实施“一村一品”、“育雁工程”等,盘活闲置土地,发展特色民宿,协助打造盆景专业村,举办首届“小东山盆景艺术节”。帮助建设户户通等道路近70条,完善基础设施近20000平米,建设乡村图书馆1处,联系捐赠各类图书1000余本、音响设备5套。创新方式方法,扎实推进帮扶村党建工作,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

(七)全面从严治党继续抓牢抓实。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出台《临沂市渔业发展保护中心“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绩效综合考评办法》。突出政治引领,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及时调整党支部设置。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定出台了《临沂市渔业发展保护中心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意见》《临沂市渔业发展保护中心党组领导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建立并运行财务内控管理系统,严防廉政风险。

二、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临沂渔业一二三产占比约为54:4:42,比例严重失衡。一产低端低效问题突出,抗风险能力差。受环保督察严格要求及台风及强降水影响,部分养殖区域被清理破坏,导致养殖水产品流失。二产渔业龙头企业少、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三产发展水平不高,融合发展程度不够,后劲不足。

二是产业转型升级较慢。休闲渔业市场化发展不足,产生和拉动的经济效益不高。渔业企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意识不强,缺乏过硬的区域公用品牌。

三、2020年工作计划

根据高质量发展和“减量增收”要求,计划实现水产品总产量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亿元,继续保持在全省内陆第二位。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意见》,进一步规范提升现有各类水产良种场,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渔业种业生产体系。指导渔业园区开展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提高养殖设施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结合“沂蒙有机水库鱼”品牌建设和“放鱼养水”工程实施,扎实开展城市内河水生态修复试验项目。继续争创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推进临沂水产养殖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二)着力培育特色高效渔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鼓励养殖单位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品牌渔业建设,加快“沂蒙有机水库鱼”品牌培育,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将“沂蒙有机水库鱼”品牌做大、做强,积极申报争取“中国水库鱼之乡”。积极试验、推广循环水养殖、集装箱养殖等集约化、标准化养殖技术。

(三)着力提升休闲渔业。继续指导、帮扶压油沟田园综合体兰陵湖国际休闲垂钓基地、朱家林田园综合体“渔乐高湖”垂钓小镇、沂蒙风情谷田园综合体“渔歌小镇”等项目建设,指导费县大田庄休闲渔业基地开展规划建设。继续办好“中国·临沂休闲垂钓大赛”等系列休闲渔业赛事活动。指导成立临沂市休闲垂钓协会,整合共享行业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上下游产业联动协同发展。

(四)拉长产业链条。把水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临沂渔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补齐二产结构短板,着力引进行业龙头和有实力企业合作开展淡水产品加工。规划建设一批集现代水产种业、设施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渔业等各种业态融为一体的优势特色品种健康养殖示范区、工厂化养殖示范区,实施养殖项目进园区计划。

(五)加强队伍建设。将行业专家学者“请进来”传授产业前沿知识,探讨临沂渔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机制和思路;“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增强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结合乡村振兴服务团渔业分团第一书记渔业专家服务团工作开展,建立渔业技术巡回指导服务机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结合科研试验、技术创新、推广示范等工作,建立基层服务联系点,及时有效地为渔民群众开展技术服务。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