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
索引号 | 1585729837/zfb/2023-0000108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
公开目录 | 部门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3/12/19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时刻守护群众用药安全 |
|
2023年,践行着“人民药监为人民”的理念,临沂药监时刻守护着群众的用药安全,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查办药械化违法案件1172起,网购、直播带货案件15起,12315药品举报立案处置率80%以上,排查化解药品安全隐患985条…… 一个个沉甸甸的数据,“丈量”着全市药监工作。回顾一年来,临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落实“四个最严”要求,讲政治、强监管、保安全、促发展,强化协同联动、严防风险、查办案件、提升能力,各项工作迈向新台阶。 药品安全关系到万千家庭的健康安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扎实推进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开展全市药品安全重点领域百日整治行动,责令整改234家、立案6起。通过国家特殊药品生产流通信息报告系统,监测排查异常信息,跟踪检查8家医疗机构。以特药、疫苗为重点,联合卫健、公安部门督导检查3次,检查医疗机构73家,立案6起,疫苗、特药等重点风险有效化解。将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施应用范围扩大至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全部经营企业,组织2867家经营使用单位完成实施应用,数量居全省前列。 随着药品网络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其作为重点问题进行整治。今年以来, 持续开展市场主体虚假注册专项清理行动,对网络违法违规线索实施主动、精准监测搜集,主动搜集药械化违法违规线索124条,劝导注销许可证27张,实现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线索零移交。实施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事前全覆盖审查,不予网络销售备案52家、立案查处8家,1起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 执法是药械化监管中最强有力的“铁拳”。今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完善“业务一体融合、工作一体落实、风险一体会商”监管执法一体协作机制和市县所三级执法联动机制,加强电子取证、网络取证能力建设,深挖网购平台、直播带货新业态违法“潜规则”,严查药械化网络经营等行为,查办网络案件15起。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办药械化违法案件1172起,12315药品举报立案处置率80%以上,联合捣毁制售假药窝点2个,移送药品涉刑案件17起,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今年7月,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工作主任座谈会暨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这次会议有力地提升了我市药物警戒方面服务监管、产业和公众的能力水平。 临沂市药物警戒中心,是全国首批设立的地市级监测机构。三年来,该中心坚持不懈致力于研究型、服务型药物警戒中心建设,不断强化服务,药物警戒工作持续发力。 提质增效,更好服务监管。该中心不断加强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检查和报告核查措施,发挥医疗机构药物警戒专家作用,增加风险信号数量和质量,强化对风险信号反馈工作,规范风险信号分析、处置,增强服务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科普宣传,服务公众健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省市“百店千村”药物警戒科普宣传站辐射作用,利用11个省级、37个市级药物警戒科普宣传站多形式多层次开展科普宣传,推动省级监测哨点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投稿科普稿件7篇,努力构建“药物警戒生态”建设。 技术指导,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持有人中药药物警戒工作提供操作性指导,持续督促医疗机构和持有人完善中药药物警戒体系建设,提升中药药物警戒工作水平,深化服务型药物警戒中心建设。 平台创新,推动“三个服务”。依托省中药药物警戒工作平台,指导持有人完成8个中药说明书修订;专业评价平台建设有成效,发布临沂市地方标准1个,发表论文2篇,《医疗机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规范》课题将以“山东省地方标准”予以推广;参与国家“十四五”弹簧圈重点监测项目,挖掘风险1个,获国家中心关注。 唯有创新,方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今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服务发展,加大产业帮扶和服务中药发展。推动《关于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落地。目前,全市已有16家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获得奖补资金5260万元;落实《临沂市医药产业重点企业帮包工作方案》,送政策进企业30余家,走访调研8家,帮助解决问题20个。落实“中药突破”计划,在产地趁鲜切制加工、中药材GAP实施、追溯体系建设、中药药物警戒等方面取得突破。 (临沂日报) |
【关闭窗口】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