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公开 >> 正文
索引号 1585729837/zfb/2024-0000071 发布机构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公开目录 部门动态 发布日期 2024/01/22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全面提升自然资源要素服务保障能力 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面提升自然资源要素服务保障能力 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朱茂波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工业经济“量质齐升、两年万亿”的部署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部门职责,全面提升自然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保障能力,当好重大建设项目服务员。同时,在优化营商环境“28条措施”中提出优化用地保障方式,支持弹性供应,鼓励企业存量土地挖潜,积极护航营商环境,全面提升自然资源要素服务保障能力,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规划支撑保障作用。加快建立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2023年10月31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复实施;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近期将获省政府批复;乡镇(街道)国土空间规划年底前将全面完成批复。建立服务前移机制,指导项目合理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为项目选址提供合规性分析,从源头上为项目用地报批打好基础。

聚焦测绘要素便民保障。通过完善“多测合一”数字平台,实现测绘事项在线委托、权籍调查成果在线报送;探索三维可视化权籍调查流程,以三维可视化方式设定立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完成权籍调查成果的加工制作、审核入库、成果出具。实现不动产权籍调查从申请到办结企业群众“全过程零跑腿”。截至目前,“多测合一”数字平台入驻86家测绘单位,开通测绘成果审核账户134个,服务工程建设项目1429个,开展测绘事项2361个。

提升存量土地利用水平。为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工业经济“量质齐升、两年万亿”目标实现,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临沂市工业用地连片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全市闲置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专班,加强对各县区的指导和调度,有效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充分释放土地利用潜力。去年以来,全市累计处置批而未供土地4.5万亩,完成省下达任务的205%,处置闲置土地4949亩,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30.8%,处置低效用地9675亩,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36.3%。

全面保障用地指标需求。坚持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分类施策解决用地指标。对于符合重大项目申报条件的,积极争取使用上级指标。去年,我市88个项目列入省级各类重点项目清单,预计争取上级指标3万亩。去年以来,全市共报批建设用地6.22万亩,有力保障了全市各类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建设。

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印发《关于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意见》,加强工业用地容积率管理,省级以上工业园区除特殊要求外,容积率不低于1.2,轻工业等产业用地容积率不低于1.5;推行“标准地+双信地”的准入和服务模式;支持通过缩短年期、长期(短期)租赁、先租后让等方式,开展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按照弹性年期出让的工业用地,采取阶梯式下调年期修正系数方式,确定出让(租赁)评估价格。支持企业利用地上地下空间,降低企业拿地成本。去年全市完成工业用地供应360宗,面积16602亩,同比增长63%,其中实施弹性供应土地76宗、面积2696亩。支持企业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批准工业项目存量土地提升工程28个,增加建筑空间面积64661平方米。

提高登记颁证服务效能。2023年4月,我市不动产登记“市县一体化”云平台建设被省自然资源厅列为省级唯一试点。同年11月21日,“市县一体化”云平台上线运行,我市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实现“就近可办、全市通办”“全程无需跑”。截至目前,共办理各类登记业务6.9万余件。探索推行“零输入、零填写、零纸质材料”掌上办新模式,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减成本。全面推广二手房“带押过户”,常态化开展“交房即办证”“交地即办证”“验收即办证”等工作,探索实施工业标准厂房分割及分割转让,提升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便利度。持续推进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让群众办证不再难。

着力流程重塑优化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为重大项目审批提供全流程指导,对材料齐备的项目,1个工作日内完成内部审查并转报市政府。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划拨等4项权力事项调整至各区,进一步提高土地审批效率。重点建设项目专班和15个“二专三联”工作组每月到县区、进项目,常态化开展服务。聘请17人担任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26人担任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体验官,为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挑刺”“找茬”,护航公正、廉洁、高效的营商环境。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在严守耕地和生态底线的前提下,着力优化自然资源要素供给与配置,切实保障有效投资用地需求,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临沂日报)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