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公开 >> 正文
索引号 1585729837/zfb/2024-0000174 发布机构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公开目录 部门动态 发布日期 2024/12/12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我市现代水网建设成效“再上层楼”
我市现代水网建设成效“再上层楼”

■截至11月底,完成投资73.8亿元,居全省前三

■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率提高至91%以上

■深化河湖长制,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幸福河湖35条(段),实现县域全覆盖

■累计争创国家、省级水利风景区34处,进一步打响“水美沂蒙”水文化品牌

12月11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现代水网建设年”行动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我市以开展“现代水网建设年”行动为抓手,加快打造现代水网示范区,统筹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民生,努力做好做活“水文章”,为临沂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和有力保障。

全面启动“现代水网建设年”行动,投资75亿元规划实施水利项目8大类65个,截至11月底,完成投资73.8亿元,投资完成率98.0%,投资完成额居全省前三;实施水利项目20个,目前均已完成国债投资。蒙河双堠水库、沂南岸堤水源等关键节点工程加快推进,莒南县、临沭县、高新区等县域水系连通工程加快实施,“布局合理、水源可靠、水质优良、城乡一体”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形成。加大系统治理力度,实施河道治理项目14项,完成28座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有序推进莒南县陡山水库等运行管理矩阵试点,打造双堠水库工程、河东区汤河流域省级数字孪生先行先试典范,现代化防洪体系加快完善,在防御应对严峻水旱灾害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围绕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启动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行动,新增420个村接通自来水、524个村启用规模化供水,全市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率提高至91%以上;建设农村饮水维修养护工程85处,解决水质问题工程28处,有效改善供水薄弱地区的饮水状况,切实提升了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围绕“美丽、生态、宜居”目标,加强大中型水库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年内完成后期扶持项目278个,重点打造“美丽移民村”项目34个,实施产业试点项目16个,切实增强移民村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山水林田路村系统治理,在7个县区实施国家及省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实施“小流域+”复合模式,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10条,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75.93%。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激活蒙山”部署,不断加快“水润蒙山”规划实施。市级河长带头巡河巡湖,引领带动8000多名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我市在全省河湖长制工作会议作典型发言。在全省率先建立河湖问题逐级上报解决机制,制定《临沂市河湖问题上报处置工作机制》,累计分类解决各类重点河湖问题379处。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深入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开展重点河湖湿地生态补水,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幸福河湖35条(段),实现县域全覆盖。一年来,全市河湖面貌不断改善,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业兴的美丽图景逐步形成。

创新实施“水网+”行动,推动水利与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业态融合。协同建设水美乡村,深入开展莒南国家级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试点。依托良好河湖资源,累计争创国家、省级水利风景区34处,认定水利风情小镇、园、村167处,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做好“水网+文旅”文章。今年10月,淮河生态经济带水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我市成功举行,全面展示了我市水利建设与城市建设的高质量融合发展,进一步打响了“水美沂蒙”水文化品牌。

据初步统计,2025年,全市水利建设项目共8大类,匡算总投资288亿元,计划完成投资75.28亿元。包括实施新建重点水利工程21项、续建重点水利工程5项,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9个、水土保持重点工程7个、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资金及后期扶持等项目。

市水利局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集中精力扎实推进,确保全面完成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建设各项任务目标。

(临沂日报)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