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临沂市沂南县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漏洞”,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主动告知、主动发现、主动公开三项机制,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打造“阳光救助”工程。
一、主动告知讲政策,推进应知尽知。多维推动政策“主动告知”,在县政府网站、“沂南民政”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各村(居)宣传栏主动公开救助政策。全面梳理、整合和发布“社会救助政策二维码”,群众扫码即可实现“救助政策码上知、救助申请码上办、救助信息码上查”。利用“大喇叭”时效性强、覆盖范围广、收听方便等宣传优势,定时向群众播报社会救助相关政策。针对群众关心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生活救助等九类困难群众救助方面的内容,在县城广场、乡镇(街道)集市等人员集中地区进行重点宣传,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救助政策的知晓率。今年以来,发放社会救助宣传资料5万余份,协助申请社会救助361人次。

二、主动发现兜住底,推进应保尽保。开展“数字赋能·智慧救助”专项行动,夯实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及时比对监测户数据,组织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民政协理员等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走访,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提高“政策找人”效率,做到重点人群及时关注到位,政策宣传到位,有效救助到位,变“坐等靠”为“主动出击”。针对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困难群众,组织开展“线下敲门·为民暖心”行动,现场解答救助政策,让困难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今年以来,沂南县已走访困难8000余户,主动纳入城乡低保723户,特困17人,开展临时救助289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86.7万。

三、主动公开促和谐,推进应享尽享。深入推进公开公平公正施救,强化社会监督,全面推进救助信息“主动公开”。一是公开救助热线信息。推动县、乡镇全面设立社会救助热线并向社会公开,实行专人值守,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二是公开救助对象信息。在县政府网站、村居公示栏,长期公示救助对象姓名、保障人数、救助金额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公开救助资金信息。为全县城乡低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开通救助资金发放短信提醒功能,让群众在第一时间获知资金到账信息,以精准公开确保救助资金管理公开透明、规范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