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务公开看临沂 >> 亮点工作 >> 正文
郯城县坚持群众提、大家议、公开定 创新开展基层治理公开议事活动

今年以来,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务公开的重要论述,郯城县主动将公开融入治理,聚焦群众关键小事、基层民生实事,创新开展基层治理公开议事活动。活动开展以来,解决了一批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进一步拓宽,对治理决策的认可度、满意度明显提升。

一、聚焦关切精准选题

一方面,拓宽渠道选题。采用“党政点题、平台选题、网格征题”等方式,选取政府亟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靶向发力、持续攻坚。党政点题方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拆迁安置等急难任务,由相关县级领导提议列入公开议事范围。平台选题方面,依托“12345·郯城首发”、信访等群众反映问题主要渠道,定期梳理工单诉求,列入议事范围。网格征题方面,结合党员干部职工下沉网格兼任微网格员活动,发动基层网格员,深入社区村居网格一线收集群众诉求,作为公开议事活动候选议题。

另一方面,精准分析定题。针对各方面收集到的议题情况,结合群众关注度、问题解决难度等因素进行再筛选、再分析,每月确定3-5个议题作为重点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于热线和网格收集到的物业管理、交通秩序、市容环境等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选择适合自主协商或需要多方参与的诉求加入议题单。

二、搭建平台广听民意

建立议事平台。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建立郯城县基层治理公开议事平台,设置议题公开、在线议事、结果公示3个功能模块。群众可在议题公开模块第一时间了解最新议题和议事周期,通过在线议事模块以匿名方式反映问题、提出意见,通过结果公示模块了解线上议事结果。

广泛发动群众。通过居民微信群、宣传公示栏、便民公共邮箱等多种渠道,转发线上议事内容,邀请议题涉及的利益相关方,积极填写问卷、表达想法。结合“敲门遍访行动”“双报到”等活动,鼓励动员群众不记名填写问卷,充分表达合理诉求。

开展线上议事。根据每月确定的重点议题,议事召集人选取其中1个,在议事平台公开核心内容,并就相关争议和焦点编写调查问卷同步发布。线上议事周期为7天,议事周期结束后,及时公示结果,并反馈至议事召集人,作为初步意见进入下一阶段议事。

三、公开议事破解难题

坚持议前公开。基层治理公开议事会召开前3天,将会议议题、时间地点、商讨事项在小区公示栏、村务公开栏、社区微信群等进行公开。同时,发布报名通道,明确参会要求、人员范围、报名方法和入选条件,广泛吸收群众代表,有效扩大议事参与面。

精选议事代表。议事代表以党员为骨干,吸收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村班子、外出成功创业人士、威望较高的离退休老干部、结对共建单位代表、专业技术人员等共同参与。筛选范围尽可能覆盖所有利益相关方,特别是弱势利益相关者,保障群众诉求表达机会。

高效开展议事。遵循“大事大商量、小事小商量”原则,议事会议现场想思路、找对策、定办法,结合线上议事结果,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达成兼顾各方的“最佳方案”,推动所议问题有效解决、快速落实。目前,已在府东社区、玉带河社区等召开议事会议9次,现场解决问题7个,确立决策方案9个、措施18条。

四、全程监督推动落实

事前公示。议事会议结束3个工作日内,在议题所涉村居(社区)公示栏、微信群等对议事结果进行公示,群众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实名向社区、村居提出。

事中跟进。执行情况及时通过公开栏进行公开,群众可随时监督。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协调的事项,由乡镇政府向上报告议事结果。对因政策方面等原因暂时无法落实的,由议事召集人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今年以来,全县共计承办公开议事决策12项,办结7项,正在办理5项,有效破解了社区停车难、环境脏乱差等基层治理难题。

事后监督。议事决策办结后,由议事召集人牵头,组织同期议事会议参与人员,共同评估事项实施的优劣,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协调实施主体加以改进。截至目前,已组织线下评估6次,聚民意、听民情、解民需的治理服务新体系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