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黄山镇以“政务公开+党建”为抓手,聚力打造“一校一室一号”(“黄山夜校”、黄山镇党员轮训室、党员教育多媒体账号)教育主阵地,让基层党建焕发“新势能”。

“黄山夜校”起新潮,以学促干强本领。黄山镇将强化党建业务技能公开作为提升农村干部业务水平的“关键法宝”,利用党员业余时间常态化、小班组开展培训,变“集中型”为“分散型”,采取“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打造“黄山夜校”,通过领导干部“定题学”、农村干部“专题学”、基层党员“点题学”等方式,提前确定本学期课程安排,坚持“每周一课”,运用“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模拟实训+互动答疑+分享交流”的“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督促党员干部强化理论武装,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克服“本领恐慌”。“黄山夜校”自开办以来,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村电商、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村民自治机制等成功典型进行案例分析,并设置党建实务类、便民服务类、矛盾调解类、安全生产类、应急处突类等模拟实训课程,广大党员干部从“学习先进”到“补齐短板”、从“纸上谈兵”到“实训演练”,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具体工作的能力得到提升。截至2023年4月,“黄山夜校”共开展培训11期,其中“定题”培训2次、“专题”培训4次、“点题”培训5次,受教育党员干部782人。

“党员轮训室”赋新能,“精准滴灌”见实效。黄山镇在提高党建公开服务精准度上下功夫,依托党建可视化平台、“灯塔书屋”,按照“有制度、有阵地、有师资、有设施、有氛围”的“五有”标准成功开辟“党员轮训室”,配备桌椅、图书角、档案橱、多媒体设备等设施,建强“教育阵地”。面对党员数量庞大、结构复杂、思想多元、任务较多等新形势新要求,轮训活动紧贴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能力作风实际、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实际,坚持党员缺什么、需要什么,轮训活动就补什么、提供什么,通过意见征求、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形式了解党员需求,共发放问卷262份,征集培训意见79条、学习需求126条。整合各类优势教学资源,建立“线上+线下”师资库,精选一批“接地气”的课题,安排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党的历史、党纪党规、基层治理等课程,根据党员不同工作领域特点,采取精准滴灌的模式,小而精地开课、准而实地匹配,为党员提供“菜单式”“滴灌式”的培训。轮训活动由各支部发动,党员提前报名,每天组织10名党员到轮训室进行培训,通过学习心得、随堂测试检验当天学习效果,并发放课程评价表征集党员对轮训的满意度。“党员轮训室”既整合了镇级优质教学资源供党员共用共享,又在确保有处可学的基础上为党员营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沉浸式”的学习氛围,当前全镇已轮训632人次,好评率100%。

“政务新媒体”谱新篇,“掌上学习”助便捷。搭建“云上平台”,变“单向度”为“多向度”。发挥政务新媒体优势,开辟“云培训”平台,设立“i黄山”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定期推送学习资料、视频课件,让党员干部零距离享受优质学习资源。依托“i黄山”政务信息发布平台,开设学习二十大精神、学习中心、电子报刊等专栏,提供思想理论、精神解读、国内知名报刊等党员感兴趣的内容,针对不同时期组织工作重点,推送学习资源,解读相关政策,打造“掌上课堂”,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确保学习多渠道、线上线下切换自如,实现党员教育常态长效。同时,依托视频号平台,发布“党建创新经验做法”“党建小课堂”等视频,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传播党的好政策、好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引起党员群众共鸣,形成人人参与以公开促党建、以党建促发展的行动自觉,以政务新媒体党建示范带动基层治理水平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