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务公开看临沂 >> 亮点工作 >> 正文
河东区积极探索政务公开零距离 助力法律援助服务零障碍

河东区坚持利民为民惠民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法律援助公开形式、拓展公开渠道,丰富公开内容,努力打造“线上零距离、线下零跑腿、服务零障碍”的“三个零”新模式,让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走到广大群众身边,推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基层政务公开做深做实。

一、加大线上公开力度,实现法律援助“零距离”

在“河东区司法局微信公众号”公开“0539-8095148”河东区法律援助热线,做实咨询服务。选派7名律师轮流坐班,线上“点对点”解答群众热线咨询,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切实解决求助难、收费贵、手续繁琐等问题,推动法律援助更加优质高效便捷。依托“山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公开法律援助具体流程,实行网上申请咨询、网上受理审批、网上指派律师、网上信息存储、网上数据分析,实现申请人由线下“到处找、多头跑”向线上“一网办、不见面”转变,让群众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享受专业及时的法律援助服务。

二、完善实体公开平台,实行法律援助“零跑腿”

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服务转型升级,切实提高服务效能,让受援群众“零跑腿”。本着“能援尽援”的原则,在所有实体平台公开法律援助热线、办理流程、法律援助范围,将涉及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与民生密切事项纳入援助范围,同时降低审查门槛,把法律援助人群由低保拓展到了低收入群体,经济困难审查标准由“低保”拓宽到“低保的三倍”,惠及更多的群众。以区法律援助中心为统揽,6个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和10家律师事务所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站,镇街及职能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点,村居(社区)设立法律援助联络室,构建了集“咨询、联络、代理、代办”于一体的四级法律援助服务联系平台,打造“半小时服务圈”,实现全区法律援助的全覆盖。

三、制度建设公开保障,助力法律援助服务“零障碍”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政务公开的有效保障,保障法律援助质效,助力法律援助服务“零障碍”。制定实施并公开《河东区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办法》和《河东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办法》,对法律援助的管理机制、简化程序、基础建设、队伍建设、资金保障等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法律援助有章可循,创优制度环境。组织办案律师对年内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开展案卷评查,对案卷内容及办案质量进行量化打分,评出优秀、较好、一般法律援助案件,并与办案补贴发放挂钩,实行差别办案补助发放,调动办案律师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促进办案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