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务公开看临沂 >> 亮点工作 >> 正文
兰陵县精准施策 聚力融合 全力推进县域政务新媒体提质增效

近年来,兰陵县为破解基层政务新媒体开设运维不规范、功能设置不健全、政民互动不顺畅等突出问题,坚持制度重塑、流程再造,深入开展全方位排查整治,积极探索全生命周期监管,全面提升信息质量和互动质效,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保障政务新媒体持续健康发展,打造阳光、透明、高效“指尖上的政府”。

一、完善机制,全面夯实政务新媒体运维基础。一是工作推进制度化。深入研究《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征集意见等方式,就政务新媒体运维组织、名称规范、互动回应、栏目建设、重大政策转载、错敏信息、原创比例等重点建设运维事项制定《兰陵县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兰陵县政务公开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二是组织领导责任化。按照“谁开设、谁主办”“谁主办、谁负责”原则,严格要求各主办单位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管责任和承办机构,专人负责、定岗定责,并将人员配备情况实行动态化备案,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运维标准,确保“有人管、有人问、有人做”。三是审核发布专业化。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坚持分级分类审核、先审后发,明确审核主体、审核流程,拟稿人员负责一级审核和校对,科室负责人负责二级审核和校对,分管领导负责三级审核和校对,严把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保密关、文字关,规范信息转载,切实做好信息发布内容保障。今年以来,查摆各类错敏信息610个,全部第一时间完成整改。

二、靶向施策,全力确保政务新媒体高效规范。一是人技协同,全面清理整治。采用第三方平台监测与人工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7*24小时在线监测,按日核查存在问题,并印发《兰陵县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检查反馈问题清单》,按照“强制关停一批、规范提升一批、集中整合一批、引导关停一批”的思路,制定5大单项否决标准和8项合格指标开展分类整治,对被判定为单项否决、错敏多发频发以及确属无力运维保障的,坚决予以关停注销;对于建设运维不规范、尚可继续运行的,抓紧补齐短板规范建设。目前,原有的新媒体账号48个,仅保留并规范建设5个,在省市检查、第三方评估监测中已连续2个月未发现问题。二是以疏代堵,集聚规范建设。为化解关停账号单位抵触情绪,组织召开政务新媒体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专题会,普及政务新媒体建设运维政策、标准和要求,并对现有政府网站转载功能进行优化,确认兰陵首发APP为县级主办、主推宣传信息发布平台,县政府网站为县政府主办、指定的信息公开平台,注销关停的43个政务新媒体账号可通过“兰陵首发”APP或县政府网站进行信息发布和转载,实现了由“分散式发展”到“集中式管理”的转变。三是督帮一体,监管培训并举。坚持常态化监督管理,对存在突出问题的,视情予以通报或约谈,对重难点问题及时跟进督办,严格做好“点”“面”兼治,严防问题反弹。先后组织开展15次专题业务培训,邀请业务专家对常见问题进行专题授课,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运维标准;针对政务新媒体规范、数据迁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加强业务对接、互学互鉴,推动全县政务新媒体规范运维取得新成效。

三、整合资源,加速释放政务新媒体矩阵效应。一是创新平台共建。统筹县政府网站、政务APP、政务微信小程序、城市电子名片和各级政务新媒体建设“1+4+N”渠道矩阵,以县政府网站为主渠道,“兰陵首发”APP、政务微信小程序、政务微网站、城市电子名片为辅渠道,各级政务新媒体账号为子渠道,建设定位准确、分工明晰、信息同源、数据互联共享的信息发布平台,提升群众关注信息获取便捷性。二是提升服务功能。依托“1+4+N”渠道矩阵和“爱山东”APP,聚合办事服务入口,及时发布适用移动端的优质政务信息与高频服务事项,切实提供信息查询、在线缴费、办事预约、证照办理等惠及民生的服务功能,实现更多事项“掌上办”,统筹推进政府网站、“爱山东”APP、政务新媒体、实体政务大厅的线上线下联通、服务同根、一次认证、一网通办,提高了政务服务质效。三是畅通政民互动。依托县政府网站、“兰陵首发”APP、兰陵发布厅公众号等平台,探索建立政民互动新模式,畅通政策与群众互动交流的渠道。今年以来,各平台共收集群众反映信息351条,转职能部门处理并反馈351条,按时回应率、办结率均达100%,受到群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