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水利局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依托政务公开平台,通过公开防汛预警信息、防灾避险知识、应急响应情况等方式,以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公开提升防汛工作时效,全力打好防汛“主动仗”。
强化监测预警,深化隐患排查。建立健全防汛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强化气象、水文等部门间的沟通配合,共享雨情、水情、汛情等信息。加强河道、水库、塘坝的水位、蓄水量、溢洪等情况的监测和调度,及时向社会发布防汛预警预报信息3000余条,引导公众做好防范应对准备。制定下发水利工程“七个必查”清单和水库塘坝隐患排查标准,成立11个工作组开展汛前隐患督导检查,共排查并整改问题240个。每次强降雨之后,均组织河库管理员开展安全巡查和卫生清理。县防指派出5个工作督导组,重点对水库塘坝放水、彩条布储备、溢洪道畅通、人员转移准备等进行督导检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解决问题。
完善预案编制,加强物资储备。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示全县中小型水库、河道防汛责任人及山洪灾害村安全度汛责任人名单,对乡镇分管负责人、水利站长、小型水库三个责任人及重点山洪村负责人先后开展了3次业务培训,共400余人次。修订完成中型水库、东汶河、蒙河等重点河道及98座小型水库预案方案310个。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要求,配备编织袋45.5万条、编织布(无纺布)14.18万平、救生衣2504件、救生圈1100余只,号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等机械设备一批,定点定位、专人管理。依托森林消防队伍组建了130人的县级专业抢险队伍,乡镇街区均按镇级不少于30人、村居不少于10人要求组建了抢险队伍。主汛期前,开展无预案无脚本的“双盲”拉练1次,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严格值班值守,强化宣传引导。每天均有1-2名县级领导坐镇指挥,水利、应急、气象、综合执法、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消防等重点行业负责同志集中办公,协调行业应急力量调配、信息汇总,跟踪掌握雨水情、汛情、工情、险情和灾情,随时向县防指指挥报告有关情况。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公开值班电话,全县视频调度系统畅通,确保防汛应急指挥井然有序、高效运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引导模式,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维度宣传矩阵,线上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政府门户网站、蒙阴首发、微信工作群等渠道,向公众普及防汛动态信息、应急避险知识和自救逃生技能,线下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单页、乡村大喇叭、入户走访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水旱灾害和山洪灾害防御等常识,进一步提高公众的防汛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