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陵县向城镇紧扣“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核心目标,以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全力打通基层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活力。
一、抓流程再造,推动服务效能“加速度”
聚焦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持续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跨越式转变。目前,镇便民服务中心配备14名专职工作人员,分布在人社、退役军人服务、行政审批、民政等高频业务窗口,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高效模式。同时,设置帮办代办区,为群众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大幅降低群众办事成本,精准提升服务便利度。今年以来,高频政务事项办理一次成功率达95%,累计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上门代办事项700余件,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100%。
二、抓渠道拓展,构建互动公开“立体网”
积极探索多元化公开渠道,构建起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互动公开体系。线上以县政府门户网站为主阵地,依法依规主动公开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就业创业、公共文化服务、农村危房改造等14个领域、50余个事项的政务信息,同时依托政务新媒体、“兰陵首发”等平台,及时推送重要政策解读、工作动态及民生资讯,持续扩大政务公开覆盖面与影响力。线下精心打造政务公开专区,常态化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走进政府部门,围绕重点项目规划、民生实事推进等工作建言献策,有效促进科学、民主决策。今年以来,已通过线上渠道发布政务信息170余条、法定主动公开内容3件;线下累计采纳建议12条,其中3条已纳入重点民生项目启动实施,其余9条正按计划分步推进。
三、抓机制创新,筑牢权力规范“防火墙”
健全完善监督机制,以制度创新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推进政务公开向村居社区延伸。一方面,细化“小微权力”清单,深化“清廉村居”建设,聚焦“人、事、钱”关键环节,实时上传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信息,全面公开村党组织基本情况、党员积分量化管理、村规民约、上级惠民政策、救助补助名单等内容,让群众通过“指尖操作”即可监督村级事务,推动“小微权力”规范透明运行。另一方面,畅通外部监督渠道,通过设置意见箱、开通监督热线等方式,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促进服务承诺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已在市级阳光村务平台、县级“三务”公开平台发布信息1440余条,受理各类问题线索268条,办结259条,办结率达96.6%,以高效监督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下一步,向城镇将以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让政务公开成为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