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互动 >> 回应关切 >> 正文

这个“娘家”不一般 

河东区以新思维打造“沂蒙壹+”新时代工会服务品牌

一名工会人员结交5个职工朋友,一个工友智享机器人服务解决一个市场出现的劳动维权难题,“一元公寓”让农民工吃饱住暖,一杯矿泉水、一杯热豆浆让一线工人感受夏日清凉、冬日温暖……近年来,河东区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全总关于“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部署要求,聚焦服务型工会建设,用新思维新服务搭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把职工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职工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职工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全力打造“沂蒙壹+”新时代工会服务品牌,让全区职工群众感受到沂蒙一家人的温暖。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基层工会只有将基层组织建设好才能更好地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河东区总工会从‘壹’做起,打造‘沂蒙壹+’职工娘家贴心服务。”河东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冯自强说,“这个‘壹’代表的是以职工需求为中心,以工会工作为载体,以健全的组织架构为依托。”

今年年初,河东区总工会开展了全区工会干部“岗位大体验”行动,一名工会工作人员结交5名职工朋友。他们深入基层生产一线转岗当工人,与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前在单位工作看的是文件,走的是程序,现在真正走到了工人身边,才更真切地了解到他们的感受。”河东区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副部长庄艳说,通过和工人交朋友,她和大家沟通更顺畅了,一些政策实施不再是干巴巴的数据和文字。37名工会干部分成14个小组,赴建会难的五金产业企业、工作推进慢的外卖、物流司机等行业开展蹲点服务活动40余次,增进了工会人员与广大职工的感情,了解了广大职工的愿望诉求和意见建议,形成联系服务基层职工的常态化机制。

河东区通过“工建+党建”,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实施基层工会全覆盖行动。2022年以来,全区新建工会组织48个,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覆盖单位34家,新增会员4693名,其中农民工3598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700名。通过“工建+创建”,实施筑巢工程,积极推动基层建会建家。制定《关于推进企业入会建会建家专项行动经费补助办法工作方案》,根据建会企业规模给予工作经费补助500至3000元,每建成1处职工之家给予2万元经费补助,每年评选10家优秀示范点,形成示范效应。通过“工建+共建”,开展体验式蹲点调研。制定《“结对共建派驻”试点活动方案》,建立一名工会干部至少联系一个基层工会的共建互促机制,夯实工会基层基础。

聚焦解决全区农民工多以50岁左右的体力劳动者为主,法律意识不强,工作中一般只与雇主达成口头协定,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问题,河东区总工会根据一线职工需求,突破服务时间限制,让智能“互联网+”赋能,着力建设了“工友智慧服务驿站”,拓宽服务新场景。

“2022年年底,通过工会的一个机器,一个老板欠俺的工钱很快就要回来了。河东工会作为俺们娘家人,确实不一般。”做水泥瓦工工作的张先生说起来河东区“工友智慧服务驿站”直竖大拇指。一台AI机器人面对面为工友解决诸多难题,包括线上“找活”线下“接活”、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在河东区职工服务中心“工友智慧服务驿站”,这台名叫“智晓会”的全天候在岗AI机器人成了工友们的知心朋友和得力帮手。通过人机互动,灵活就业人员接活或者雇主找零工都方便、快捷,并且机器人还可对雇佣双方口头雇佣协议内容录入备案,全天候守护职工合法权益。

为让“壹+”惠及更多职工,河东区还陆续推出系列“+”暖心服务,让职工从吃穿住学等方面感受“沂蒙壹+”创造的“工会家”温暖,普惠性精准供给,构建服务新优势。

“一元公寓”让农民工吃饱住暖有工做,这是为以农民工为主的灵活就业工作者量身打造的。在河东区零工市场的“一元公寓”,只需花1元钱就可以拎包入住。公寓里水电暖齐全,免费提供24小时纯净水及淋浴热水,夏天免费提供凉席和蚊帐,冬天免费提供被褥和床单,一日三餐3元吃饱5元吃好,设有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棋牌室、健身活动室等活动场所。入住农民工纷纷表示,“工作好找,住得也好,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办好“一元店”的同时,奏好“四季歌”,让职工心有暖。持续深化“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工会“沂蒙壹+四季送”品牌活动,在落实全总“一杯水传递爱”活动基础上,推出“送出一杯饮 传递一份情”系列活动,全年不间断为户外劳动者送上豆浆、绿豆汤、纯净水等饮品,不断擦亮“沂蒙壹+”服务品牌。“河东区工会通过‘壹+’活动,让我们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很贴心很暖心。”在河东区五金市场做送货工的高先生说,没想到河东区总工会这么“壹”心“壹”意为职工着想。

一场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专题报告,吸引了万余人线上线下观看,观众纷纷点赞,称受益匪浅。今年3月,河东区总工会开展全覆盖联盟式培训,邀请陕西工运学院专家针对产业工人改革开展专题授课,重点培训工会干部和企业负责人。河东区整合组织、党校、工会等8个部门培训资源,打造“培训联盟”,采取“线上+线下+外出培训”方式,规划开展了政治理论学习、业务能力提升、法律法规宣讲等7类培训。同时,建设1+3+N的全域劳动主题教育矩阵,开展场景化浸润式培训,凝聚广大职工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主人翁意识。“1”即依托城市中心人口密集区域高标准建设劳动主题公园,分别设置“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稻改精神”等板块,打造寓教于乐,休息健身的职工学习园地;“3”即全面提升琅琊园“劳模之家”星灿引领教育基地、太平稻改文化展馆职工教育基地、鲁泰集团工会干部职工体验实训基地;“N”即充分发挥全区劳模工作室、工匠创新工作室、职工书屋等基层网点辐射作用,形成共鸣效应。

据了解,根据河东区总工会调研的实际情况,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壹+”措施出台。一切为了职工需求,切实走到职工中去,河东区创新利用“壹+”的方式,切实当好职工的娘家人,将“沂蒙壹+”这一工会品牌植根在了职工心中。

(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