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互动 >> 回应关切 >> 正文

把思想融入故事 让理论直抵人心 

河东:理论小剧演活基层宣讲“大戏”

“你看看你,扫大街还扫出自豪感来!”晨光熹微的东兴路上,飘着零星的雪花,一对环卫工夫妇家长里短式的对话,饶有兴致地拉开《河东一家人》理论小剧巡演暨河东区“讲故事、学理论”巡回宣讲进村居(社区)活动的序幕。

桔黄的灯光,悠扬的配乐,家人的对话,在一幕幕沉浸式情节的推动中,舞台小剧讲述了河东一家三代人受习近平总书记“厕所革命”“行李是书”等故事鼓舞,更加热爱生活、努力奋斗的故事。故事感人,掌声热烈,广大观众在沉浸于故事情节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

演出一台理论剧,上好一堂宣讲课。河东区通过在故事中汲取理论能量,以理论之光映衬品质河东建设,不断加快在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的步伐。

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意义重大,如何学懂、弄通、做实?河东区“悟”字当头,俯下身沉下心,严格落实上级部署,紧扣“研、学、讲、评”四个关键环节,在全市率先召开动员会议,印发实施方案,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中,将“讲故事、学理论”列为第一议程。为克服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存在的人才资源匮乏、理论研究阐释不足、基层宣讲效果不好等问题,打通“最后一公里”,该区敢为人先、审时度势,根据区委要求探索建立“讲故事、学理论”孵化基地,即河东区理论武装工作体系建设孵化中心,设有模拟宣讲室、标准化小剧场等,全面统筹,做到先研发、再应用、后评价,使全区“讲故事、学理论”活动在走深走实中绽放异彩。

理论宣讲既要“有意义”,又要“有意思”。为使“讲故事、学理论”更鲜活、更立体、更具感染力,河东区把理论学习的重心延伸拓展至基层一线,结合实际提出了“一出好剧、一首好歌、一部好片、一本好书”的“四个一”思路,因地制宜打造“四个亮点”,即河东区理论武装工作体系建设孵化中心、河东区“讲故事、学理论”小剧场、吾悦社区“三级宣讲”联动、汤河镇“讲故事、学理论”会客厅。该区还借助党性教育基地中心的场所,持续打造将剧本推理、角色扮演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宣讲教育项目,着力打造一批有温度、接地气、深受群众喜爱的红色沉浸式小戏小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讲方式,促进自学自悟、相互交流启发;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组织各镇街收听收看理论骨干培训会、专题报告会;借助河东区人民政府官网、“河东首发”App、“临沂河东”微信公众号、河东融媒官方抖音账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优秀宣讲视频、理论资讯、微党课等宣讲内容,实现传统宣讲形式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使理论宣讲“零距离”。

守正方可创新,固本亦能开新。河东区通过引导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来的历程,切实感受伟大人格魅力,深刻感悟真理实践伟力,真正学出感情、学出责任、学出方法、学出担当,先后涌现出陈庄子村党支部书记陆明星、吾悦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根等一批宣讲典型。今年以来,该区共开展“模拟宣讲”230余场次,编印完成了《“讲故事、学理论”宣讲精品集》等理论学习宣讲教材,开展“讲故事、学理论”“七讲七进”2100余场次,受众近20万人次,掀起一次次理论宣讲的热潮,使有温度、有烟火气、有社会感召力的宣讲工作“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人们“坐得住、听得进”,深受广大基层党员群众的喜爱。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讲故事、学理论’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加快建设品质河东。”河东区委书记姚运明表示。

(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