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先后23次拨打热线反映本村公厕和路灯损坏、弱势群体救助等问题,村委在工单回复中弄虚作假;办理群众反映铺设污水管道导致道路下陷问题的热线工单时,未经实地核实就将工单回退,致其在多部门之间“踢皮球”;在工单被市热线办3次要求重办后,仍机械、重复敷衍回复……近日,市纪委监委通报多起12345热线办理中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典型问题,相关违纪违法人员受到严肃处理。
热线连民心,办理显作风。作为政务服务的“总客服”,“12345·临沂首发”平台整合了电话端、微信端、网站端等25条群众诉求渠道,是推动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的重要抓手。自该平台设立以来,市纪委监委围绕主体责任落实、工作作风改进、群众诉求解决三条主线,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进一步助力民生热线更好服务群众。
在数量庞大的热线投诉线索面前,“热线专班定期移送”和“监督专班主动筛查”两条腿走路成为破题之法。
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刘树昌介绍:“我们和热线办分别成立工作专班,建立线索移送、监督问效、联合督办、定期会商、分析研判等五项工作机制,热线专班会定期移送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与此同时,监督专班拥有随时登录热线工单受理系统的权限,主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行政执法、物业管理、粮食安全等重点领域发现线索。”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热线工单办理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594起,其中,久拖不决、态度简单粗暴问题占据较大比例。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某些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树得不牢,以工单应付办结为目标,存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作风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单位热线工作体制机制不顺,规章制度不健全甚至成为摆设,导致工单办理中出现敷衍应付的现象。”刘树昌表示,在监督解决个案的同时,市纪委监委也聚焦行业系统这个整体,对共性问题加强分析,既督促市直部门本单位热线工作提质增效,也督促市直部门发挥行业主管作用,提升行业系统整体效能。
“12345·临沂首发”App下设的《首发聚焦》栏目,是当地群众普遍关注的舆论监督节目。近期,第32期《首发聚焦》曝光了今年一季度各部门诉求量情况,其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居榜首。在这些诉求中,有58起涉及干部作风问题,主要包括诉求办理效率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市纪委监委及时梳理相关线索,并抄送给联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
“刚才通报了你单位热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希望你高度重视,并结合市委部署的党员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全面深入分析,举一反三整改,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提升群众工作质效。”4月7日,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组长王佃利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人员进行约谈,并督促该单位对问题集中、工单量大的物业领域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在监督提醒之下,今年6月,全市物业类工单数量同比下降21.9%。
“下一步,我们继续坚持把解决个性问题与推动面上整改、完善治理紧密结合,用好约谈、纪检监察建议等手段,推动职能部门建章立制、深化改革、优化治理,为打造市域治理新模式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刘树昌表示。
(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