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里电动车乱停乱放,好多住户飞线充电,安全隐患很大。我建议增设几个停车棚,多建几个充电桩,解决停车难、充电慢的问题。”近日,在河东区九曲街道慧谷社区的楼长议事会上,“楼长中坚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颜梦提议。
在慧谷社区文明实践站,像“居民早餐会”“晚八点议事会”等民主会议几乎每周都有。近年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该社区通过“居民自治+志愿服务”模式,构建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让居民共建共治,唱响社区治理协奏曲。
志愿队伍
助力“四级”楼宇微自治
“楼小慧”被誉为慧谷社区里最受欢迎的人。“楼小慧”是谁?她是慧谷社区创立的文明实践微自治品牌,是所有志愿参与社区服务与治理的居民统称。社区通过这一称呼向居民传达“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解民忧”的治理理念。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76人,“楼小慧”让楼宇微自治工作触角进楼入户,开启“社区——网格——楼长——居民”的四级微自治模式。
“楼小慧”的“朋友圈”里,不仅活跃着“党员领航志愿服务队”“俏阿姨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还有由社区居民中的律师、医生、画家等各行业专业人士组成的百业智囊团,他们利用专业特长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借助“楼小慧”的中间桥梁力量,社区协调各方解决了持续13年的老楼供暖、高层部分楼层水压不足问题,协调相关单位增建了车棚,为舞蹈队规划了练习场地等。同时,举办了文体、节庆、生活服务类等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激发了社区活力,大大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志愿服务
搭建心愿清单“连心桥”
为精准聚焦群众需求,慧谷社区“楼长中坚志愿服务队”和自治骨干梳理了居民心愿清单:“高考结束后我很迷茫,需要志愿填报方面的专业指导”“家里老伴年纪大了,一身病,上下楼买菜太不方便”“我们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这些医保报销该怎么办”……一张张清单就像是一本民情台账,让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掌握了“一手资料”。
据悉,慧谷社区每年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讲座”“粽情端午‘艾’在慧谷”“母亲节,慧谷喊你和妈妈一起约‘绘’”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心理讲座、走访慰问等活动,同时联合区直单位、社会组织定期到社区开展“科普大餐”送到家门口、“温暖益剪”为老人免费理发、“医保走亲戚”等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真正做到“知百家情,解百家意”。
制度保障
下好治理“一盘棋”
为了推动“居民自治+志愿服务”工作常态长效,该社区不仅为居民开展各类睦邻自治活动提供资金扶持,还通过爱心人士捐赠成立了社区自治微积金,让居民自治更有底气。建立“时间银行”积分管理制度,居民可以通过担任楼长、参加志愿活动获取积分,兑换生活物品和物业有偿服务。社区向自治骨干所在单位寄发表扬信,定期开展“最美楼小慧”评选活动。目前,该社区累计吸纳20余家商家加入积分兑换体系,5名楼长被评选为区级优秀楼长。
慧谷社区是河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推动社区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河东区注重志愿服务顶层设计,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围绕“五有”“五聚”,建设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69个,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700余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该区打造“德润河东”文明实践品牌,建立“五为”志愿服务项目300余个;开展“沂蒙红”“爱在夕阳”“河小萌”“法润河东”“情暖万家”“有爱无障”“春风化雨”等志愿服务精品项目127个;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每年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1.2万余次。不断汇聚的志愿服务力量,在社会治理、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基层最前沿持续发光发热,将贴心暖心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