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互动 >> 回应关切 >> 正文

整改“共性问题” 擦亮“为民底色” 

——纪委监督“由点及面”激发为民办事新动能

今年2月9日,有市民通过“12345·临沂首发”反映:“罗庄区册山街道党委对面的公共厕所,近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严重影响附近商户使用,要求相关部门落实解决,尽快开放使用。”而早在2022年1月,就有市民反映过“如厕难”的问题,册山街道工作人员均以水泵水管损坏为由进行回复。迟迟未能解决,该工单被评为“十差工单”。

公厕水泵水管损坏,难道是一道不可解的难题?罗庄区纪委监委深度参与“12345·临沂首发”监督专班的跟进调查后,紧盯群众反映“如厕难”背后的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对该案例中存在的群众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履职尽责不到位等作风问题的相关责任人员,依规依纪作出严肃处理。

不仅如此,罗庄区纪委监委按照“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的思路,调取2022年以来全区“12345·临沂首发”平台中涉及公厕问题的465条工单,对“公厕诉求”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以及工单办理环节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全面起底、深度分析,督促罗庄区住建局对全区192座农村公厕进行3轮次全覆盖排查,发现公厕长期关闭上锁、限时开放、日常管护不到位3大类16个问题。截至目前,排查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从群众诉求中发现工单背后可能存在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从办理一件群众诉求到解决一类共性问题,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充分显现出纪委监委深度参与“12345·临沂首发”提效能强功能的坚强决心。

2022年夏,受强降雨等因素影响,河东区汤头街道汤坊崖村部分玉米受淹,由于受灾情况未及时统计,导致该村村民李某等投保农户的损失得不到赔偿。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李某先后5次通过12345热线反映玉米被淹且未得到赔偿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在工单回复中敷衍应付,并未达工单办结目的,在问题未解决的情况下,竟协商诉求人李某在上级回访时称问题已基本解决。

工单办理回复岂能如此儿戏?今年5月,河东区纪委监委介入调查,对该案例中工作履职尽责不到位、作风不严不实相关人员作出严肃处理,同时针对案例中反映的承保公司服务能力不强、村干部对保险政策不够熟悉、村级与承保公司缺乏有效沟通问题,河东区纪委监委向区农业农村局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

河东区农业农村局随即在全区开展系统整治。一是协调承保机构对汤坊崖村受灾农户进行赔付,赔付款通过“一本通”系统于7月底前打到农户账户。二是组织各镇街、保险公司和相关责任科室开展农业保险专项自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三是健全农业保险规范化机制,召开工作会议,要求各镇街和承保机构严格按照程序开展承保、公示、查勘、定损、理赔等工作,加快理赔速度,合理提高理赔金额。

围绕解决一系列民生实事,我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深度参与“12345·临沂首发”提效能强功能,紧盯“难办的事、该办不办的事、群众最不满意的事”,精准筛查线索,严肃追责问责,强化通报曝光,推动党员干部在为民解忧的过程中不断转变作风,助力党群同心“双向奔赴”。

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工单办理全流程,综合运用大数据筛查、抽查回访等方式,共筛查问题线索887条;坚持“由事看作风”,既查清问题事实,也深挖背后作风,共查处热线工单办理中的推诿扯皮、弄虚作假、敷衍应付等问题740起,精准追责问责920人;对查处的为民办事不认真、不负责、不作为等典型,加大通报曝光力度,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共通报典型案例56起89人;针对办理质量差、群众重复反映的“老大难”问题,坚持监督关口前移,综合运用会议监督、现场督促、联合督办等方式,督促部门单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共推动厘清部门职责、明确工单牵头部门等问题168个,联合热线办、媒体现场督办重点工单1362条,推动解决群众诉求1301件。

(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