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互动 >> 回应关切 >> 正文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丨以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之一。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聚焦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在主题教育中持续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聚焦群众就医“烦心事”,兰山区将改善惠民服务与临床医疗紧密结合,让群众就医体验的难点、痛点转为暖心点。在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院、金雀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区内7家公立医疗机构推出了自助厨房,食材由患者家属自己携带,其他所需要的水、电、炊具等均由医院免费提供,让患者在住院期间吃上了家常菜。针对群众“看病就医,一位难求”的停车难题,提出医院“让位停车”便民举措,引导医院干部职工院外停车,目前全区16家公立医疗机构已积极响应。

前不久,针对锦绣华庭一期小区停车难乱停车、12345诉求居高不下的问题,市派红领书记牵头,经入户走访征得89%的业主同意后,开展专项整治,累计清除居民私装地锁423个,新增标识划线车位376个,实现了有位有序停车。针对居民小区车位不足、车辆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罗庄区委组织部联合区综合行政执法、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坚持“因地制宜、因地施划、应划尽划”原则,共同推进车位施划与闲置车位盘活双管齐下,巧裁“边角料”,见缝插针“划”,通过清理私装地锁、地面车位划线、闲置区域改造等方式,累计新增停车位5000余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得益于镇党委班子成员“周周到村听诉求”,沂水县道托镇横岭村村民拿到了企业拖欠已久的土地承包费。沂水县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推行“家门口”接收诉求工作法。县级领导干部实行AB角补位制,每天都有两组县级领导参加接访,确保领导接访不打烊;镇街党委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党委副书记、分管信访负责同志“五大员”交叉接访,周周到村听诉求。通过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有效减少问题累积、矛盾上行,维护了乡镇的和谐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据统计,“大下访”活动开展以来,24名县领导到18个乡镇(街道)收集群众诉求80余件,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临沭县以完善“热线·首发”办理机制为抓手,全力推进问题的解决。实施2小时见面联系机制,由于客观原因不能见面联系的,要在2小时内与当事人电话沟通。原则上不允许承办单位回退工单,针对涉及单位较多或存在职能职责交叉重叠等复杂问题的,进行会商,指定承办牵头单位。实施工单分级承办机制,根据诉求问题难易程度予以分级处理,力争3个工作日内一次办结。此外,专项问题协调机制、县镇协同联动机制、诉求听证调解制度等一系列群众诉求解决机制的完善,推进了有关问题的有效化解。

“聚焦高质量解忧,我们把常规性工作转变为制度性设计,建立全量回访机制,对每一个工单实行县级回访,不满意的就发回去重办。”费县首发群众服务中心主任李健介绍,针对市级重办单,由首发中心派出两位主任带领两个工作组,每天到一线开展现场督导,逐条分析研判,一件都不放过。费县持续开展群众诉求办理质效提升大攻坚行动,聚焦一次办好率、解决率和满意率三个核心指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县级全量回访、不满意工单清零攻坚、不满意办结工单回头看等多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了解,今年第三季度,费县首发群众服务中心累计受理群众诉求25335件,日均285件,群众满意率在94%以上。

(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