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互动 >> 回应关切 >> 正文
充电车位常被“鸠占鹊巢”?有招可解了!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车主们对充电车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近期,不少市民通过“12345·临沂首发”反映,市区多处公共区域的充电车位被燃油车占用,影响充电。

近年来,新能源车充电难的痛点不同程度存在,其中就包括充电车位经常被占用的问题。近日,记者一早在兰山区平安路与滨河路交会处附近的平安广场看到,停车场共有9个充电车位,停着两辆燃油车和一辆未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一侧张贴着温馨提示:“电动充电停车位禁止燃油车长期占用”。

无独有偶,在北园路与沂蒙路交会处九州超市南门的公共充电车位也有类似“占位”情况。该处共有6个充电桩,却被燃油车占据了5个,只有一辆新能源汽车在充电,另一辆新能源汽车因没有车位,只能将车停放在充电桩的另一侧过道上充电。

如何破解充电车位被“鸠占鹊巢”,真正实现“桩尽其用”?我市一充电桩运营单位给出了答案。

在兰山区金雀山路开元上城的沿街停车场,车主朱先生已经给车充满了电。说起这里的充电情况,他毫不吝啬地夸赞起来:“在这里充电几乎不用排队,也没有乱占充电车位的情况,很省心。”

为何这里就能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负责充电桩运营的智车汇新能源总经理孙川道出了其中原因。他介绍,目前充电桩使用效率低主要受两种情况影响,一是燃油车占位,另一种是新能源汽车充完电不及时挪车。针对这两个问题,该公司安装了有效的管控系统,采取摄像头+地锁的模式,摄像头可识别车牌号,只有识别到新能源汽车后才落锁;针对新能源汽车占位的问题则是开通了超时占位费,超过半个小时会收费,以便让车主尽快驶离。

截至今年10月,全市已建成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6万个,居全省第3位;公共充电桩1.8万个,居全省第4位;居民个人充电桩8.8万个,居全省第3位。主城区已建成公共充电站1106座,公共充电桩1.1万个,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平均服务半径达1公里以内,快充桩比例达77.5%。

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开元上城沿街充电车位被占用的问题得以有效破解,不少市民表示,那些还在因燃油车占车位而烦恼的充电桩经营者可以借鉴该模式,让充电车位真正服务新能源车主。

(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