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互动 >> 回应关切 >> 正文
时隔10年,禹王城、韩家埠再次通上了公交车

公共交通事关群众出行,是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有网友给“12345·临沂首发”留言反映,沂河新区禹王城、韩家埠两村10年未通公交车,希望重新开通公交线路,方便老人孩子出行。

禹王城村、韩家埠村位于沂河新区梅家埠街道,是相邻村,共有6000多人。据网友留言反映,10年前就有公交线路直达两村,外出很方便,“韩家埠村当时作为始发站和终点站,辐射周边小墩村、大墩村,甚至郯城县东连埠、西连埠的村民也来这里坐公交。”

为何10年前可以通公交,现在却不通了呢?

记者从临沂公交集团了解到,通往韩家埠村的公交线路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2012年,随着两村北侧的支线公路干梅线拓宽为双向四车道的南外环,路中间设立了隔离栏,公交车无法直接自北向南穿过南外环直行至两村。同时,南外环车流量激增,且货车居多,如继续在两村之间设站,公交车出村后,需在南外环左转,存在安全隐患。于是,2019年8月,临沂公交集团将K205路、K209路公交车终点站调整至南外环北侧的钟家埠村西。今年9月,钟家埠村拆迁,这处公交站点也撤了,禹王城、韩家埠两村的村民只能再往北走上四五里路,到梅家埠商业街站乘坐公交车。“期间我们也多次协调相关部门,都没得到妥善解决。”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公交站点越来越远,村民出行犯了难。关注到群众诉求后,11月4日,“12345·临沂首发”推出相关短视频报道,引起了各部门的高度重视。11月6日,由“热线·首发”牵头,协调市交通运输局、临沂公交集团、沂河新区交警大队、梅家埠街道等部门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现场研判,一致认为,公交车直达禹王城、韩家埠两村仍存在现实困难,但可以采取折中办法,在禹王城村附近协调一片空地,作为公交车的临时停放点。“经过多部门共同协调,最终确定把禹王城村西300米处一停业的加气站停车场作为公交车停放站点,场地问题得以解决。”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杜玉彪介绍。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营,自11月20日起,临沂公交集团正式优化调整K205、K209两路公交线路,增设禹王城西站作为两条公交线路的首末站。“目前,两条线路共有10辆车参与运营,每天将运营100多个班次。”临沂公交集团副总经理庞景印说。

“以前,我们坐公交得往北走5里路,现在走几分钟就到了,方便多了。”11月23日,禹王城村村民杜学祥坐上了K205路公交车,他由衷地表示,这次线路调整,解决了村里老百姓尤其是老人的出行需求。禹王城村党支部书记马永珍也反复通过广播和微信群转告村民这一好消息,“虽然不知道是谁给12345留的言,但效果很好,大家都很满意。”

从为民办事出发,“热线·首发”在群众留言中发现长期未解决的难题,通过公开监督,实现了融媒牵引,各部门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时隔10年,让禹王城、韩家埠两村村民再次在家附近坐上了进城的公交车。

(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