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互动 >> 回应关切 >> 正文
“仁和高庄”老干部调解室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多亏了你们多次来调解,我们这个棘手的家庭纠纷才得到解决。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张之振激动地握住调解员的手说。近期,通过沂水县高庄镇“仁和高庄”老干部调解室的不懈努力,成功调解一起继承纠纷。

张之振父母生前未立遗嘱,现在三兄弟因财产继承而发生纠纷,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多次协商未果。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高庄镇老干部调解室调解员针对此次纠纷的矛盾焦点,商量调解方案,采用“背靠背”调解的方式,对兄弟三人进行沟通疏导。一方面,对当事人进行思想开导,从人情伦理角度,引导当事人珍视亲情;另一方面,从法律角度,向双方解读《民法典》有关赡养及继承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以案释法讲解类似情况的法律处理方式。调解员动之以情,细致入微的调解方法逐渐打开了当事人的心结,均表示会互相理解,珍惜亲情。最终在调解员的努力下,兄弟三人当场达成协议,该起继承纠纷圆满解决。

高庄镇创新探索“银发+调解”模式,深挖老干部“银龄宝藏”,精心打造“仁和高庄”老干部调解室。自2024年成立以来,这支由老干部组成的调解队伍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政策熟”的独特优势,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5件,攻克48起“骨头案”“钉子案”,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成为基层治理的亮眼名片。

高庄镇党委副书记胡顺超表示,该镇秉持“选贤任能、人尽其才”的理念,通过“综合研判、群众推荐、能力测验”三重筛选机制,从全镇老干部队伍中优中选优,组建起“硬核”调解团队。目前,“仁和高庄”调解室已吸纳6名科级老干部和10名专兼职调解员,他们化身基层治理的“智囊团”与“和事佬”,坚持常态化“坐堂问诊”,聚焦征地拆迁、农民工讨薪等复杂纠纷,凭借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精准把脉矛盾症结,开出化解良方,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矛盾调解新路径。

为打造一支“懂政策、精法律、善调解”的专业队伍,高庄镇构建立体化培养体系,开展案例研讨、政策解读等交流活动,让老干部们在思想碰撞中互学互鉴;邀请专家授课,围绕法律实务、调解技巧进行专题培训。此外,创新推出“沉浸式”模拟调解、“实战化”轮训演练,让老干部在角色扮演中提升应变能力。依托党建引领“传帮带”机制,老干部与青年党员结对共建,在田间地头、村居院落的调解实践中,以“老带新”“手把手”的方式,传授群众工作方法,帮助年轻干部练就“进得了门、说得上话、解得了难”的真本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专业培训20余场,有效提升了调解队伍的能力。

高庄镇党委书记戚树峰表示,下一步,高庄镇将持续擦亮“仁和高庄”老干部调解室这一特色品牌,让更多“银龄力量”在基层治理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确保矛盾化解在基层,隐患消灭在萌芽,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让“银发调解”成为守护基层和谐稳定的坚实屏障。

(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