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互动 >> 回应关切 >> 正文
为户外劳动者撑起一片“清凉天”——沂水县委社会工作部开展“夏送清凉”系列活动

“王姐,快进来吹吹空调。刚熬好的绿豆汤,我给你盛一碗。”日前,在沂水县清凉驿站里,志愿者田淇一边擦着桌子,一边招呼着推门进来的环卫工人,这正是沂水县委社会工作部“夏送清凉”系列活动的生动缩影。

精准送达“清凉礼包”

让爱心关怀“零距离”

聚焦高温一线户外工作者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沂水县委社会工作部精心策划“送达行动”,精准投放“清凉礼包”。礼包内容坚持“实用+贴心”原则,标配矿泉水、清凉饮料、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品,并针对不同群体需求进行微调。

午后3点,气温直冲40℃,“夏送清凉”志愿服务队来到刘南宅商圈的快递站点。“小哥,快过来歇会儿,领份清凉礼包。”志愿者招呼着刚送完单的快递员小张。小张擦着汗跑过来,看到礼包里的手机降温贴眼前一亮:“这可真是及时雨。我的手机天天在太阳底下晒得发烫,正愁没招呢,你们太懂我们了。”

为确保清凉物资高效送达,沂水县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工青妇、执法、交通、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采取“集中发放+流动派送+定点领取”等多种方式,在重点项目工地、大型环卫站点、物流分拨中心等地设立集中发放点;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街头巷尾、交通岗亭、快递站点开展流动派送;在部分“清凉驿站”设置“清凉自取点”,方便劳动者随时取用。活动期间,累计向一线高温作业人员精准发放“清凉礼包”2万余份,基本实现重点人群全覆盖。

全域开放“清凉驿站”

打造避暑休憩“温馨港”

有效整合各类服务阵地资源,对原有工会驿站、城市服务驿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修,确保空调、风扇、饮水机等设备正常运行,座椅、应急药箱等物品配备充足。积极协调临街企事业单位、物业公司、加油站、银行网点、商超便利店等,新开辟一批临时“清凉驿站”,扩大清凉覆盖面。

针对夏季高温特点,“清凉驿站”在提供歇脚、饮水、热饭、充电、如厕、应急药品等“六项”服务基础上,还增加免费绿豆汤、酸梅汤等消暑饮品供应,配备血压计、体重秤等简易健康监测设备,提供报纸杂志、无线网络等文化休闲服务。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全县“清凉驿站”电子地图,清晰标注驿站位置、开放时间、服务内容等,方便户外工作者一键查询、就近导航。

“我们这儿每天能接待70至80位户外工作者,主要是外卖配送员、环卫工人、园林养护工人。”一驿站管理员刘成和介绍。

目前,全县常态化开放“清凉驿站”的数量增至69个,重点区域覆盖密度显著提升,服务户外工作者逾2万人次,公众号地图访问量超3000次。

多维拓展“贴心服务”

延伸清凉关爱“暖人心”

“平时跑单、送货根本停不下来,天越热单子越密,哪有时间去医院,没想到医生直接到我们站点来了。”快递小哥武师傅刚送完一车货,满头大汗地说。此次体检重点筛查中暑先兆、脱水症状、高血压等高温环境下易诱发的健康问题,并结合新就业群体长期户外奔波、出汗量大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防暑健康建议。

针对户外工作者多元化需求,沂水县委社会工作部在物质关怀和阵地服务基础上,积极拓展服务内涵,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开展“健康义诊进一线”活动,组织医疗专家、志愿者深入工地、车间、环卫站点,提供免费体检(重点检查血压、血糖、心肺功能)、健康咨询、防暑降温知识讲座及急救技能培训,累计覆盖一线劳动者3000余人次,将健康关怀“送上门”。开设“爱心暑托班”或“公益看护点”,依托社区、职工服务中心等阵地,为双职工家庭尤其是户外劳动者子女提供作业辅导、兴趣活动、安全看护等服务,累计服务儿童200余名。

沂水县委社会工作部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社会工作一定是有温度、有情怀又很务实的。我们将树牢‘大社会工作’理念,扛牢‘大社会工作’责任,通过精准对接需求、高效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供给,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推出更多惠及一线户外工作者的服务项目,用点滴行动筑牢基层服务阵地。”

(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