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道路,初心如磐。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以史为师,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保持初心不改、志向不移、本色不变,从百年党史中涵养为民情怀,在顺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突破。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回望百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千难万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得到人民衷心拥护,最关键的就是始终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始终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作为全国革命老区,临沂在革命、建设、发展时期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沂蒙党史和沂蒙人民革命史。可以说,沂蒙党史是我们党党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学好沂蒙党史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应有之义。老区群众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从“满缸净院”的亲民作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到“喊大爷、叫大娘”的尊民称呼,再到“挖野菜也要远离村庄”的爱民行动,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才有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才有了“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感人事迹。当前,我们要把党史学习与临沂实际相结合、与沂蒙党史相结合、与老区发展相结合,涵养为民情怀,汲取为民精神,滋养为民价值追求,努力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质效。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受洗礼、有提升,也要让群众受教育、得实惠。党中央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目的就是推动全党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在为民排忧解难中自觉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群众期待什么、想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信访化解、民生实事、营商环境等群众“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就业、教育、交通、卫生、社保、养老等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树高千尺,扎根沃土。广大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将人民至上的情怀厚植于心、深融于血、铭刻于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百年党史为标尺,用历史长度量出初心纯度,学出为民服务之心、学出信念坚定之魂、学出奋发向上之行,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汇聚起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创造临沂更加美好的未来。
(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