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 政务要闻 >> 正文

临沂城市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严阵以待应对新一轮强降雨

7月2日下午6点,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调度发布我市防汛措施,严阵以待应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强降水。相关部门介绍我市城市防汛工作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市城市防汛指挥中心全时运行,召集气象、水利、公安交警等部门联合坐班,实时监测雨情、水情、汛情,及时下达防汛指令。各级防汛队伍严阵以待,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市级强排泵车全部就位,协调相关部门提前降低河道水位,泵站等排涝设施开启运行。加强重点部位防控。加大易涝点位和薄弱环节值守力量,强化应急排涝措施,提前做好人员转移避险,确保高效应对本轮降雨过程。

市城防指特别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做好汛期安全防范。关注天气预报,当遇到台风、强降雨等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或到低洼区域。驾车遇到积水路段,尽量选择绕行或停放到高地。行人远离路灯杆、电线杆、排水井盖等设施,避开高空悬挂物、广告牌、大树等区域。地势较低的小区地下车库、沿街商户等提前准备沙袋、挡水板等阻水物,落实防倒灌措施。

城市防汛工作主要归结为面上、点上、线上3个方面。面上的工作主要是道路排水抢险、河道行洪排涝等;点上的工作主要是保障城市重点部位,包括立交下穿、铁路涵洞、地下通道、低洼路段等易涝点,老旧小区、危旧房屋、老年安置房、地下商场等薄弱环节;线上的工作主要是各行业、系统、部门防汛,以及各类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等。

市城防指按照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建立了“预警通知、监测会商、指挥调度、应急响应、汛情报告”的闭环式应汛工作流程。根据气象预报和汛情演变情况,实行提前预警、分级响应,按照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由低到高划分为4个等级。各级各部门结合职责分工落实响应措施。各级防汛队伍根据指令到岗到位。区、街道、社区属地防汛队伍负责辖区内防汛抢险任务,按照网格化防汛要求,做好道路排水、重点部位抢险、人员转移避险等工作。市级城管部门抢险队伍负责协助属地对重点易涝点位进行值守,组织强排泵车实施机械强排等。市级其他防汛队伍负责本行业、本系统防汛任务。气象部门、水利、新闻媒体、公安交警、城市管理、住建、交通、教育等部门各司其职。

今年汛期,市城管局共排查梳理城区27处积水点,包括此前已列入城建计划正在施工的积水点位,相比去年减少了20处。除宏大路与大山路周边目前不具备实施条件,需下步由兰山区结合片区改造进行整治外,市城管局牵头对其余积水点逐一制定整改措施,由市、区两级按照分工实施。对上次降雨积水比较严重的蒙山大道沿线(成才路至北园路段),已列入应急处理工程实施,预计7月中旬完工。滨河路与聚才六路交会积水点近期也将列入应急工程进行改造。王庄路与顺和街周边积水点已提请列入今年下半年城建计划实施。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5处,正在施工10处,下步计划改造11处。

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强调,城市雨水从地面集水,到管网排水,并最终排至河道需要一定过程。当发生强降雨天气时,由于短时间内降雨强度大,地面产流、汇流、径流速度加快,容易造成道路短暂积水,大部分积水在降雨结束后2到3小时内能够消退。当降雨持续一定时间且降雨量超过管网排水能力时,城市道路将作为雨水行泄通道。当区域降雨量较大,城市内河或下游河道达到行洪峰值或出现漫溢时,将严重影响城市排涝速度甚至出现倒灌现象。这种情况下,道路积水一般需待河道水位降低后才能消退。

(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