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 政务要闻 >> 正文

入伏啦!今年“三伏”40天超长待机 

未来一段时间 强对流天气“说来就来”


近几日,我市降水进入暂歇期,没有了雨水的关照,我市恢复了夏季本来的面目——高温。望着窗外火辣辣的太阳,不少市民直呼:“室外简直是晒到化、热到爆,出门就好比飞上了天空,与太阳肩并肩。”

随着高温的回归,7月11日,“三伏”大幕正式开启。记者获悉,今年的三伏天又是“超长待机”——40天。其中,7月11日—20日为初伏,7月21日—8月9日为中伏,8月10日—19日为末伏。

热浪来袭:

我市多地开启“炙烤模式”

7月9日,一场大雨过后,我市多地区迎来了久违的晴好天气。天蓝、水清、树绿,不少市民被窗外美如画的风景吸引至室外。可是一旦出门,美好的景象就被炎热的气温“幻灭”了。晴好天气下,太阳肆意地“烧烤”着整座城市,外出随便走一走便浑身是汗,在太阳底下站一会就感觉“热化了”。

没有“最热”还有“更热”。7月10日,我市持续晴好天气,高温大戏也越演越“热”。当日12时10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警通知显示,当日,我市兰山区半程镇最高气温已超过37℃。一开窗就是滚滚热浪,走在马路上都觉得烫脚,面对太阳如此火辣辣地热情招待,不少市民发朋友圈调侃:“不得不说,高温天,命都是空调给的。”也有市民表示:“这种天气还出门赴约的,那都是生死之交!”

7月11日,“入伏”首日,因太阳的“缺席”,我市天气没了“炙烤”,却多了“蒸”闷。入伏,即进入“三伏天”,标志着真正暑天的开始。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来临了。气象专家介绍,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其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有市民疑惑:出门一分钟,流汗两小时的日子,究竟还要熬多久?记者了解到,我市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强对流天气多发频发。据中国天气网预报,接下来,我市将与高温暂别,再迎集中降水天气。记者提醒市民,在注意防暑降温的同时,也要时刻提防“说来就来”的强对流天气。

“三伏天”已至

注意饮食卫生

更要防“寒”

三伏天具有高温高湿明显、累计日数多、持续性强等特点。这时候,很多人就会想到“我和烤肉之间就差一撮孜然”的段子。那么面对如此漫长的三伏天,该如何才能安全度过呢?

天气炎热,消夏防暑食品备受欢迎。但是平时看似消暑至宝的西瓜,食用不当也会隐藏着“雷区”,容易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近日,有实验证明:吃剩的隔夜冰西瓜一口可以吃下8400个细菌。如果细菌数量过多,接触到致病菌,可能会生病、拉肚子。记者提醒市民,西瓜最好一次性吃完,且切西瓜要使用干净的水果砧板;如果吃不完,要在切开第一时间用保鲜膜包裹进行冷藏,再次食用时最好将表面切掉1厘米。

同时,三伏天要提防受“寒”。洗冷水澡、长时间吹空调、喝冰镇冷饮等都是导致寒气入体的根源。炎热的天气里,有人喜欢对着空调或者风扇直吹。其实这样容易让颈椎和腰椎受寒,导致腰酸背痛情况,颈部肌肉持续痉挛等不良情况。三伏天里,空调温度最好调至26℃左右;锻炼可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饮食注意少寒凉,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想贴三伏贴?

认准这些医疗机构

7月11日是初伏第一天,市民贴三伏贴的热情和天一样热起来,但是你知道吗?三伏贴不是什么医疗机构都能贴。

那么,到底该去哪里贴?哪些医疗机构是正规的呢?答案来了,市卫生健康委权威发布《临沂市开展三伏贴服务机构信息》:

兰山区:兰山区人民医院、兰山区妇幼保健院、白沙埠镇卫生院、方城中心卫生院、方城新桥卫生院、半程镇卫生院、汪沟镇卫生院、李官镇卫生院、枣园中心卫生院、义堂中心卫生院、义堂镇朱保卫生院、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柳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银雀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雀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河东区:河东区妇幼保健院、九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公中心医院、汤头中心医院、郑旺镇卫生院、汤河镇卫生院、八湖镇卫生院、刘店子卫生院、葛沟卫生院、太平街道卫生院、凤凰岭街道卫生院、朝阳街道卫生院、梅埠街道卫生院、芝麻墩中心卫生院。

罗庄区:临沂城区医院、盛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盛庄办事处卫生院、罗庄区沂堂卫生院、褚墩卫生院、临沂罗庄沂蒙中西医结合医院。

(沂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