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 政务要闻 >> 正文
我市老旧小区改造: 旧貌换新颜 幸福节节升

目前,不少老旧小区褪去了旧时的模样,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一些老旧小区之前地面坑洼不平、屋顶漏雨现象频发、健身器材锈迹斑斑、各种线路杂乱缠绕等,现在经过墙体粉刷、楼间绿化、路面硬化等改造后,老旧小区换了个新样貌,小区品位形象显著提升。临报融媒记者实地探访了三家改造后的老旧小区,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变化?

体育局家属院:

加装电梯试点改造

24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兰山区沂蒙路33号的体育局家属院,现场正在施工,有的工人正在拆除楼前小面积废弃的砖墙,有的工人正在粉刷居民楼面墙体。外墙的粉刷工作在收尾当中,粉刷之后干净整洁的墙体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与整栋小区建筑融为一体的还有户外加装电梯,加装电梯的外观设计与小区整体建筑风格相呼应、色彩相协调。“电梯整体的建设安装已经完成,现在准备开始试用,试用完善之后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临沂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于康平说,该小区加装电梯是老旧小区改造的试点。“家里老人腿脚不方便,特别是在高层,平时外出买菜遛弯上下楼特别不方便,我们做儿女的也非常担心会出问题。”小区居民王女士说,现在小区改造之后,有了电梯,到时家里老人上下楼就十分方便了。“现在就盼着电梯快点投入使用了。”

“不止居民楼外墙的粉刷,公共楼梯间墙面和栏杆扶手也进行了粉刷,楼道内还安装了感应灯。”于康平告诉记者,之前楼前的地面破碎、凹凸不平,我们已经重新铺筑混凝土,后面会进行整体路面沥青面层的修复。“现在小区的口袋公园正在建设中,会进一步优化绿化布局,增设运动设施建设,打造小区居民的‘三分钟生活圈’。”

北园路干休所:

改善基础设施 优化小区环境

记者一进北园路干休所小区,大门口附近有正在坐着马扎乘凉的小区居民,小区路面平坦宽敞整洁,路旁树木成荫,垃圾桶有序安置在两旁,再往里面走,看到有正在修缮暖气管道的工人。记者从改造该小区的项目负责人李玉超那里了解到,针对老旧小区的改造,水、电、气、路等基础类设施保证要修缮到位,切实保障居民生活的便捷。“现在小区环境改善了,我们这些退休职工感觉生活条件更好了。”小区居民张大爷说,和之前相比,小区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北园路干休所小区改造的三个重点,一是小区路面,全部是沥青重新铺设;二是小区的自来水,之前自来水铸铁管破损老化、存在漏水等问题,改造之后全部重新铺设,现在一户一表;三是小区的绿化,重新优化小区的绿化环境。”李玉超告诉记者,这个小区住的大都是一些退休职工,对小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之后,他们觉得生活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了。

叠翠小区:

健身广场重聚人气 屋顶防水居民称赞

叠翠小区位于蒙阴县文化路115号叠翠路与文化路交会处,地处县区繁华地段。记者初次来到这个小区看到,宽敞平坦的沥青路贯穿整个小区,绿化带里草木葱茏,车辆有序停放在楼前停车位。健身休闲广场上,各类体育健身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之前这个广场上没什么器材,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时,我们重新规划,增加了健身器材,补植了绿化苗木。”蒙阴县住建局副局长、住房保障中心主任张义军介绍,改造后广场上又有了欢声笑语。

“我家住在顶楼,屋顶漏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我们家下小雨。”小区居民杨女士说,通过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惠民政策,对楼顶进行房檐瓦及防水维修,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家里漏雨了。“小区的水、暖及下水管道等公共配套设施都进行了维修,还有充电车棚、楼前停车位、绿化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和优化,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让我们在小区生活的幸福感提升。”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以来,蒙阴县不断加大辖区内老旧小区改造力度,陆续投资6000万元对50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通过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优化美化环境,延续了小区生命力,实现了房屋的保值增值,让老旧小区换新颜,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大幅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目前,全市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正逐步将这一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这项民生工程是从2015年开始试点的,这几年在不断完善,从之前只是单一的屋面粉刷、道路修复,到现在进行综合性的改造,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涉及到各个方面。”市供热和住房保障中心老旧小区改造服务科科长王永说,今年有28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4.8万余户,下一步,会加大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和督导力度,提升改造质量,确保安全施工。

(沂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