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通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市检察机关全力打造“沂蒙未检”专业品牌,14个县区院深耕“子品牌”,形成“沂蒙未检”统领下的“一院一品”矩阵,其中临沭县人民检察院“沭禾”未检品牌还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文化品牌。同时,全市检察机关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今年全市7名干警入选全省未成年人检察人才库,2起案件获评全国、全省典型案例。
为提升未成年人保护质效,全市检察机关以跨部门专业化办案团队为依托,坚持“零容忍”态度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持依法从严提出量刑建议,积极建议适用从业禁止、禁止令;加强对涉案未成年人双向保护,对涉罪未成年人始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开展综合帮教,为涉罪未成年人创造重返社会机会。今年,全市检察机关积极开展社会调查2618人次,落实法定代理人或者合适成年人到场422次,犯罪记录封存82人,8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经帮教后考上大学。
全市检察机关充分尊重未成年被害人的人格权、名誉权和隐私权,提高“一站式”办案场所使用率,严格落实未成年被害人诉讼保障制度,对55名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司法救助,发放救助金52万余元。全面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积极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600余人次,纠正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混管混押6人。依法通过督促、支持起诉等方式办理变更、撤销监护权案件10余件。同时,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校园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侵犯未成年人公共利益重点领域以及点播影院、电竞酒店等新兴业态存在的问题制发行政公益诉前检察建议31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件。
全市检察机关创新“沂蒙检察+法治进校园”模式,成立由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的宣讲队伍,通过开学季、“开学第一课”等方式让法治进校园成为常态,并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状况,开展“订单式”法治宣讲。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打造法治教育直播课堂,扩大法治教育覆盖面。全市检察机关针对学生开展各类法治宣讲活动110余场次,发放法治宣传册3万余份,受众达11万余人。
在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方面,全市检察机关针对监护缺失、教育不当等问题,制发督促监护令1000余份、家庭教育指导令190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300余人次。通过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督导检查、专项行动等方式,合力推动校园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今年以来,共查访学校150余所,帮助学校建立防性侵机制和防止学生欺凌机制。持续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对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人员督促相关部门加强责任追究。依法打击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从严惩处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同时,市委平安临沂建设领导小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制定实施方案,全面部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