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中心城区人行过街通道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将继续建设临沂第三十五中学、沂蒙文化中心、金盾小学和朴园小学4处过街通道,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工程方案和手续办理工作,计划10月份完成工程建设。此外,根据《临沂市城区过街通道规划》,到2030年,我市总体规划人行过街通道共103处。其中规划近期可实施过街设施32处;远期结合轨道交通和慢行系统等长期规划,规划再增加过街设施71处。
过街通道按空间来分,可分为人行地道和人行天桥两种形式。自2016年以来,我市重点在滨河路实施了过街通道工程,保障了滨河路机动车快速通行和行人过街安全问题,方便了市民进出滨河二滩。目前,滨河路已建成凤凰广场、雕塑公园、中昇大街等25处过街通道。过街通道均采用地下人行地道形式。
去年,市住建局重点结合现场交通流量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中心城区人车矛盾较为突出的路段建设8处过街通道,过街通道均采用地上人行天桥形式。具体分布如下:兰山区4座天桥,分别为临沂大学天桥、临沂技师学院天桥、华丰国际服装城天桥、临沂市人民医院天桥;河东区2座天桥,分别为九曲小学天桥、第九实验小学天桥;罗庄区2座天桥,分别为盛源华府附近天桥、通达南路湖北路北天桥。8座以人车分流为目的的过街天桥俨然成为中心城区亮丽的风景线。
8处过街天桥均设在学校、商业区、医院、居民区等人流量、车流量较大的路段过街处,在保证实用性的同时,充分融入周边环境,赋予文化元素。桥型方案全面贯彻了“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的方针,遵循“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设计原则,并采用钢箱梁结构,梁体两端通过设置步行梯道、推行梯道实现行人、非机动车的路段过街需求。项目建成后,极大缓解了居民出行难、过街难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缓解了城区部分道路交通拥堵问题,行人过街安全性和便捷性得到有效保障,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下一步,市住建局将按照“应建尽建、能建尽建”的原则,逐年选取人流量大的路口路段完善过街设施,解决人车交织混行问题,提高路口路段通行能力,缓解城区交通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