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建局、市环保局日前公示《临沂市城市黑臭水体清单》,对我市建成区的17处黑臭水体逐一进行界定,确定了黑臭水体的起始边界、面积、长度以及黑臭级别,明确治理责任人,计划将总长229.1公里的黑臭水体于2020年基本消除。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环境保护厅下发的《关于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做好城市黑臭水体调查和治理工作的通知》(鲁建城函[2015]68号)要求,市住建局、环保局、城管局、水利局、园林局及中心五区相关部门编制了《临沂市城市黑臭水体清单》,公示期至 2016年1月20日。广大市民如有意见或建议,可以书面形式向市住建局反应,联系电话0539-2039383。
据了解,此次公示的17处黑臭水体,包括涑河(引祊入涑-沂河)、青龙河(涑河-陷泥河)、陷泥河(涑河-南外环)、李公河(含西支)(北外环-沂河路)、南涑河(涑河-解放路)、柳青河西支(长春路-柳青河)、花园干渠(长春路-祊河)、双岭路水系(长春路-祊河)、祊河支流(葛庄灌渠-长春路、长春路-祊河)、孝河(长春路-沂河、邵双湖村-长春路)、柳青河(含支流)(玉平线-长春路)、鱼梁沟(湖东二路-南涑河)、泄洪渠(双月湖-南涑河)、龙头沟(涑河-南涑河)、棉厂前沟、小埠东东干渠(沂河-联邦路)和解白河(合肥路-玉白河),其中黑臭级别为重度的有6处,其余为轻度。治理完成后,我市将遴选评估机构对黑臭水体治理结果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上报上级部门。(临沂日报)